為什麼傳說中的「世界末日」是2012年呢?我們以為距離自己很遙遠的「馬雅文明」,其實並不遠!孕育於中南美洲的馬雅文明,有著發展完善的文字、曆法、建築和世界觀,也因為曆法的終點是2012年,所以才會有「世界末日」的傳言蔓延。 在台灣,有一位宣稱是馬雅國駐臺大使的「馬雅人」,他對馬雅文化瞭若指掌,是PT…
從人類發展文明以來,以布料蔽體成為每個人的日常,透過服裝得以展現職位、身分、品味、審美,甚至是價值觀。各位聽眾朋友的穿著選擇,是偏重美觀、還是重視舒適呢?是追求時尚,還是忠於自我呢? 不同的地區、文化、年代創造出多元的服裝風格,每個國家(或說主要統治者的族群影響)也有不同的「國服」,日本有和服、韓國…
如果只能選三個詞彙代表自己,你會怎麼定義呢?細究之下,就會發現「我」的樣貌原比想像中豐富,在職場上的我、在家庭裡的我、面對長輩上司的我、面對平輩好友的我⋯⋯ 各種不同身分的自己,像是換上一張張不同的面具生活著,有時也會出現矛盾對立的時候,就是向卡通裡的角色,肩膀上跳出小惡魔與小天使一樣。我們雖然只有…
布克新聞長期關注國防、民防議題,但最難的還是「心防」,之前節目上曾討論過的《阿共打來怎麼辦》《中共攻台大解密》《小老百姓的戰場行動守則》等書,不外乎就是打一劑知己知彼的預防針,對虎視眈眈的隔壁鄰國提早做好防禦準備。 了解現況後,當我們翻開歷史,中共一頁頁「解放史」也值得我們以史為鑒。從國共內戰到中華…
你覺得延誤多久才算遲到?一分鐘、十分鐘、半小時?每個人的時間觀不盡相同,對於「遲到」的忍受程度也不一樣。與朋友聚餐或許可以任性遲到,那搭乘火車或高鐵呢?在台灣,幾乎所有公共運輸工具都有「時刻表」,「準點發車」就成了基本要求。 有些人會戲稱:誤點是「台鐵日常」,誤點發生時習慣追究原因,卻鮮少進一步探問…
「女性主義」是在父權膨脹的情況下,為爭取性別平權而產生的一種主張,在部分性別日趨「平等」的地方,總是有人想問:「我們還需要女性主義嗎?」「難道只有女性的權益需要被保障嗎?」 「先做人,再做男人和女人。」這是《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推薦序裡的一句話,也是本集節目討論切入的關鍵──真正造成性別對立的…
安倍晉三,與日本鄰近又親近的台灣人幾乎不會不知道的政治人物,2023年一聲槍擊的驟然離世,讓眾人對他的討論瞬間沸騰,除了日本當地,台灣也出現不少緬懷聲浪。 出身三代從政、政治世家的安倍,曾兩度擔任日本首相,創下最長在位紀錄。他是少數表態「親台」,也在行為上呼應的日本首相。在他任內,安倍不僅正面回擊中…
誰是獨裁者?現在世界上有哪些國家算是獨裁國家呢?經常聽到的「獨裁」「共和」「民主」政體又有什麼不同?站在「民主」對立面的,真的是「獨裁」? 在疫情期間,「民主」與「獨裁」的距離更加明顯:有些國家透過高壓但快速的手段控制瘟疫蔓延;有些國家則藉由人民的自動自發維持平靜生活。有人歌頌效率,也有人讚揚自主,…
該怎麼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這幾乎是困擾著每一個寫作者的大哉問,寫作是一件個人又得面對群眾的事情,如何寫得讓自己滿意、讓讀者喜歡,甚至「流傳百年」呢? 坊間的寫作書琳瑯滿目,寫作架構、手法無一不教,卻有一本寫作書宣稱「不教寫作技巧」!本集節目將介紹《取材.執筆.推敲》一書,它是由《被討厭的勇氣》作者之…
編輯,可以當動詞使用,是「蒐集資料,加以鑑別、選擇、分類、整理、排列和組織」;也可以當名詞使用,指稱「製作、編輯書報雜誌的人」。但「編輯」的工作真的就只有「編輯」書報雜誌嗎? 不!編輯的守備範圍遠比想像中寬廣!不然就不會有傳說中的「編輯元素表」誕生了! 本集節目將透過《向編輯學思考》《編輯的創新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