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底最深處的恐懼道別──寫下它,再為它取個名字?

文/蘇珊.大衛 桑雅是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她之所以向我求助,是因為儘管擁有 MBA 學位和非凡成就,她總覺得自己是個冒牌貨。她每天跌跌撞撞,努力證明自己,因害怕被拆穿而說話結結巴巴的。 心理學家稱桑雅的恐懼為「冒牌貨症候群」。她深信總有一天,別人會發現這可怕的「真相」──她根本不配擁有現在的地…

現在還不是「沒事」,但等一會兒就沒事了

文/蘇珊‧大衛 對父母而言,教導孩子情緒反應靈敏,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以身作則。當女兒用盡力氣大聲尖叫:「我恨你!」或兒子因為在學校受了委屈,啜泣著回家時,你或許很難做到,但這些情況正好提供你示範情緒靈敏力的寶貴機會。當你抽離自己的情緒,以冷靜而同情的態度回應,並試圖理解孩子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而…

想靠正向思考擺脫壓力卻更有壓力?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教你如何與情緒脫鉤!

文/蘇珊‧大衛 不再情緒一來就上鉤 一位備受尊敬的艦長在駕駛艙中,注視著夕陽在海面緩緩落下。他正準備下去享用晚餐,瞭望台的人員突然示警:「長官,有燈光,正前方兩英里。」 艦長轉身往舵輪走去。 「燈光是固定的,還是移動?」他問,當時還沒有雷達。 「報告長官,燈光是固定的。」 「對那艘船打燈號。告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