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艾利森.K.史密斯(Alison K. Smith);譯/ 杜蘊慈 每當人們想到俄羅斯食物,浮現的往往是兩種彼此矛盾的景象;一是貧窮與匱乏,年景最好的時候也不過是少量馬鈴薯或者粥,最糟的則是大規模饑荒,另一種景象則是豐足,甚至是過剩,以壓榨自由為代價:在過去,沙皇與貴族吃著魚子醬、喝著香檳,這…
文/陳心怡 「你們為什麼要來參加普希金新書座談會?」 這是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教授、同時也是《普希金小說集》的譯者宋雲森在新書講座上問大家的第一句話。那是個晴朗的週日午後,誠品書店人來人往,《普希金小說集》新書座談雖然不像其他暢銷書那樣爆棚,但也坐滿了一半。 台灣人對來自北國金髮碧眼的模特兒熟悉程…
「文學的主要作用在於戰鬥。」──車爾尼雪夫斯基 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是1960年代反對沙皇農奴制度的代表人物,曾被喻為「俄國文學中的普羅米修斯」,即希臘神話中盜天火給人類的英雄。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等人皆給予他極高評價。 由於小時候親眼目睹了農奴制的黑暗面,大學畢業後不久,車爾尼雪夫斯基便投身社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