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會生活研究專案;譯/許郁文 收到喜帖時,「到底該包多少?」,應該每個人都曾經為這件事煩惱過。 考慮到與對方的交情以及舉辦地點,剩下就是荷包狀況與要不要裝闊氣⋯⋯。 不過,在婚宴以會費制為主流的北海道就很少遇到這類煩惱。不對,他們根本不用「婚宴」這個字眼,而是統稱「結婚祝賀會」。 主辦方並非新人…
文/春光編輯室 古時候舉凡婚喪喜慶邀請賓客的聚會,除了自家殺豬宰羊,還得額外出錢僱用人手來一起完成這些儀式,一筆額外的金錢支出是必須的,因此受邀的人就以致贈禮金的方式,一方面表達自己的心意,一方面也替對方減輕一些負擔。某種程度上來說,含有互助互惠之意,而且習俗上,回禮的金額會比收禮金額多添一點,表示…
文/春光編輯室 001 為何紅包的金額都要是偶數? 今年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美玲,得知同班同學世明和怡君即將要結婚了!滿心歡喜的她除了自告奮勇為兩人擔任招待外,也想發揮一下新世代的創意,想到自己現在經濟能力還不是太好、沒辦法包太多金額的狀況下,不如就在數字上發揮巧思吧!美玲決定在婚宴當天送上「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