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叔本華:意志是世界的本質

(Photo from wikipedia)

「整個世界的存在卻永遠有賴於這最初打開的眼睛,即使是一隻昆蟲的眼睛。因為這隻眼睛是產生知識的必須條件,整個世界只存在知識中,也只對知識存在。」──《意志與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生於1788年2月22日,《意志與表象的世界》是他30歲的作品,出版後始終默默無聞,直到1859年,他完成了對此書的補充說明,出了第三版才受到矚目。此書對於邏輯學、倫理學、科學、數學、美學等皆有犀利深刻的觀察,尼采說自己在萊比錫二手書店買下叔本華的著作後,生命再也不同於以往,「但願那個活躍、陰鬱的天才,在我內心運行。」

書中說道:「意志自身在本質上是沒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個無盡的追求。」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世界的本質,現象是世界的表象,這般極重視人們內心感知經驗的非理性主義學說,後來成為維根斯坦、佛洛伊德等人論述的基礎。

叔本華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以狗為伴,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1860年,他因肺炎惡化去世,他在遺言中說:「希望愛好他哲學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獨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學。」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