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Seuss寓教於樂 《羅雷司》呼籲生態保育

(Photo from Flicker CC by USDAgov

文/楊念穎

「除非有人跟你一樣關心這糟糕的事情,不然事情是不會變好的,不可能!」──蘇斯博士(Dr. Seuss),《羅雷司》(The Lorax)

2012年上映的動畫《羅雷司》(The Lorax)以環境保育為故事主軸,講述一企業家因為好奇,在斯尼鎮的森林中砍下一棵毛樹,被森林守護神羅雷司警告不能再犯。不料,毛樹做成的萬用絲絨在鎮裡掀起搶購熱潮,商人們粗暴地闖進森林,大舉伐木。眼看心愛的樹木一棵棵倒下,傷心的羅雷司離開了摯愛的森林,斯尼鎮從此綠意不再,巨大的工廠不斷排出廢氣與廢水,附近生態受到嚴重汙染……。

《羅雷司》的原創者──美國兒童文學作家蘇斯博士,生於1904年3月2日。他的作品往往結合風趣的文字、有趣的插畫與值得深思的社會議題,更重要的是,他能根據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們所擁有的閱讀詞彙加以創作,以1957年出版的《魔法靈貓》(The Cat in the Hat)為例,全書一共只使用225個單字,而這正是美國六歲兒童可以閱讀的單字數量。

1984年,蘇斯博士獲頒普立茲獎兒童文學獎。其作品數度被改編為電影和動畫,包括2000年的《鬼靈精》(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2004年的《魔法靈貓》,以及2008年的《荷頓奇遇記》(Horton Hears a Who!)等等。

蘇斯博士去世後,美國國家教育協會將每年的3月2日訂為「全美讀書日」(Read Across America Day),鼓勵孩子養成愛讀書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