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大危機》 人類悲劇全球之難

文/明鏡出版編輯部

核電大危機立即購買

一切都以經濟利益為中心,能源危機越來越嚴重,世界似乎不可能離開核能,明知是在玩火,卻依然無視其後果。這就是金融投機業以及核電公司所遵循的邏輯。

  

1986年蘇聯的切爾諾貝利事故讓核電發展陷入低谷。然而,進入21世紀,全球核電復興,現在,全球有47個國家正在興建或已有運轉中的核能電廠。

  

可是,2011年,地震海嘯導致日本福島核電廠洩漏,開裂的地縫,咆哮的巨浪,扭曲的橋樑,核爆炸的陰雲……核輻射疏散的範圍從10公里延至20公里,再到80公里……放射性物質飄過太平洋抵達亞洲、美國和歐洲……這些電影《2012》裡的鏡頭竟如此真實地出現,災難的不期而至與人類對未知的憂慮竟如此地不謀而合。

  

歐洲輻射風險委員會(ECCR)預測此次福島核電廠外洩,將導致全球12萬人患上癌症。

  

持續多日的緊張與不確定導致多國民眾恐慌,觸發全球對核電廠安全的憂慮,歐美要麼叫停核電廠興建計劃,要麼全面檢討核能發展策略,也給中國當前極其亢奮的核電大躍進潑了一盆冷水,但不可能阻止中國的核電發展步伐。

  

全球的核電安全係數有多大?中國的核電安全係數又有多大?《核電大危機》一書顯示,中國核躍進的幕後是:人才缺乏,無法可依,各自為政,爭權奪利,貪污腐敗。然而,核電大爆炸不再是一城一池和一國之災,而是全球共同之難。

本文收錄於《犢月刊 NO.05》,歡迎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