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馬成名作《茶花女》 半自傳體性質

「這篇故事(茶花女)唯一可取之處,就是它的真實性。」 ──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
1824年7月27日,小仲馬生於巴黎,他是大仲馬與一名女裁縫拉貝的私生子, 這樣的身分使他從小遭受許多異樣眼光,導致他日後創作總圍繞著社會道德打轉,希望藉由喜劇的諷刺和嘲謔,改變人們世俗的價值觀。
小仲馬18歲結識當時的名妓瑪麗,深深為她著迷,但瑪麗不肯為他退出原有的生活圈,每日酗酒賭博,小仲馬最後只好忍痛和她分手。1847年,瑪麗病逝於巴黎,小仲馬萬分悲痛,遂將自己與瑪麗的這段情,寫成小說《茶花女》,成為他躋身巴黎文壇的成名作。
1848年,《茶花女》以小說形式發表,隔年改編成戲劇,但當時的法國內政部長福歇以「傷風敗俗、淫蕩墮落」的理由予以禁演。幾經斡旋,1852年,《茶花女》終於得以在巴黎雜耍劇院首演。由於故事情節浪漫哀戚,男女主角的對話詩意動人,得到觀眾熱烈喝采,場場爆滿。
當時,小仲馬興奮地拍電報給正在布魯塞爾流亡的大仲馬,說:「第一天上演時的盛況,足以令人誤以為是您的作品。」大仲馬則回電說:「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爾後,《茶花女》陸續被改編為歌劇和電影,2001年上映的《紅磨坊》,其愛情題材便取自這本小說。以下提供《茶花女》兩種譯本:
❁《茶花女遺事》:1899年出版,是中國第一部西洋翻譯小說。
❁《茶花女》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