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風格獨樹一幟 莫泊桑以〈羊脂球〉打響名氣

「生活永遠不可能像我們想像得那樣好,但也不會像我們想像得那樣壞。」──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生於1850年8月5日,他曾被送至教會學校就讀,但對於教會的刻板生活十分不耐,故意讓自己被退學。17歲認識了法國文豪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兩人關係亦師亦友、親如父子。

1880年,收錄左拉等六位作家的小說集《梅塘夜譚》出版,莫泊桑的〈羊脂球〉(Boule de Suif,又譯脂肪球)也在其中,被公認是六篇小說中最好的作品,讓當時活躍於巴黎藝文沙龍的莫泊桑,名聲更加響亮。

自此之後,莫泊桑專職寫作,時常出國旅遊尋找靈感。1880至1891年間,是他作品產量的高峰期,他因寫作而名利雙收,時常出入巴黎上流社會。卻也因縱情聲色,不幸染上梅毒,併發精神病症,43歲病逝於巴塞精神病院。

值得一提的是,1887年,法國政府著手興建巴黎鐵塔,巴黎300多名文藝界和建築界人士聯署抗議,認為鐵塔的存在將把巴黎原有的美破壞殆盡。莫泊桑更揚言:「巴黎鐵塔如果建成,我要永遠離開這座城市。」鐵塔完工後,莫泊桑不但沒有離開,反而常與友人到鐵塔上的餐廳用餐,有人好奇問他是否已改變想法,他幽默以對:「因為這裡是巴黎唯一看不見那座醜鐵塔的地方。」

莫泊桑的小說反映出寬廣而真實的社會面向,不但揭露上層統治者的醜惡嘴臉,同時對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如〈首飾〉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羊脂球〉則是以普法戰爭為背景,描寫法國人民愛國情操,還有許多篇經典作品,在《莫泊桑小說精選》裡都看得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