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啟明出版林聖修:出版就是一堂課,永不停止的一堂課!
「我就是把出版當成一堂課,一堂永遠不停止的課!」啟明出版社發行人林聖修這麼說,但對他而言,這不只是個玩文字遊戲的譬喻法,而是他每天戰戰兢兢經營的現實狀況!因為他的身分很特別,除了是出版社老闆之外,林聖修目前還是美國賓州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的研究生。
出版的這一堂課,林聖修自己當自己的老師!啟明出版社的辦公室,就是他位在美國賓州的宿舍,所有出版的點點滴滴,也都是靠看書自學而來。
信手拈來一本本出版法入門、如何買版權、如何經營出版社的書籍,這些通通都是林聖修自修的教材,而他也把包括校稿、打樣等工作細節當成交作業,一項項在行事曆裡進行排程,再透過一封封往來台美之間的電子郵件,遙控遠在台灣的合作單位執行,目前已出版的兩本經典《窩囊廢的浪漫情史》與《當代英雄》都是跨海合作的產物。
從小愛書 赴美繼續越洋補給各式書籍
問起他成立出版社的原因,林聖修說得一派輕鬆,只是想將許多沒機會被翻譯的西方文學經典,介紹到台灣,而這也與他赴美求學的一段經驗有關。
林聖修回憶,剛剛到美國念書的那段時光,英文還不太輪轉,但學校常常指定各種經典文學作為課程教材,為了加速閱讀,他很自然的就想找中文的翻譯書來惡補,只不過,他立即發現經典文學的中文翻譯書並不常見,「每次找到都好像挖到寶一樣,」而這也這為他隱隱埋下了日後投入出版事業的伏筆。
從小喜歡跟著家人一起逛書店的林聖修,到了美國求學也仍然不改習慣,別人回台灣是儘可能大量補給「台灣味」,他每次從台灣回美國,反而是一箱箱的書往國外搬。
「每次回家我都會帶兩個箱子,一箱是零食,另一箱是衣服跟書,連手提行李箱,也都是書,」小小的宿舍一眼望去,地上都是一落落的書籍,閱讀的領域橫跨文學、哲學、藝術等,都是他幾年下來累積的成果。
「念文學書對我的影響很大,高中念的到現在印象都還很清楚,」林聖修認為,這些經典其實不若想像中艱澀,很希望可以讓更多人可以有機會接觸經典之美,當初興起開出版社的想法時,父親雖然不認為這會是個賺錢的機會,但卻也沒有反對,用新台幣100萬元資本,他逐步建立起獨樹一幟的出版風格。
從藝術領域出發 邊作邊學
林聖修表示,雖然一直念的都是理工科系,但他自己對藝術與音樂頗有鑽研,選書時這樣的背景也深刻地牽引著啟明出版的走向。
舉例來說,德國作曲家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就常為德國作家愛欣朵夫(Joseph Eichendorff)的詩作譜曲,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的畫作裡也曾出現過左拉(Émile Zola)的著作。
對他來說,藝術、文學與哲學往往環環相扣、一脈相承,這些都是他源源不絕的靈感來源。而啟明創社的第一本書,也就是愛欣朵夫的作品《窩囊廢的浪漫情史》!
只不過,林聖修也承認,出版領域的確與自己當初的想像頗有落差,每個環節都需要學習:透過電子郵件進行美編與校稿相當花時間;找大學教授翻譯的譯文品質雖好,但每速度較慢都得花上1.5~2年時間準備,尤其是行銷與包裝,更與他熟悉的美國書市有極大落差。
「在台灣,樸素的書似乎會比較辛苦,」他說,而每次回台灣與經銷商的會議,都是他請益的最佳時刻。好不容易熬過了之前幾年的鴨子滑水,現在林聖修也終於累積了幾本即將製作完畢的口袋書籍。
他透露,啟明即將出版兩本分別來自義大利與美國作家的經典作品,就等著未來一一介紹給台灣讀者,而未來的目標也很簡單,就是要用更多元的作品讓大家相信:「經典其實不難讀,」也就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