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瓦哥醫生》反思革命 巴斯特納克被迫拒領諾獎

「人們的鮮血,殘酷的場面,人民流離失所,變得野蠻粗魯。這可不是大學裡理想化的一九○五年的革命,而是今日從戰爭中誕生的革命,血腥的革命。」──巴斯特納克(Boris Leonidovic Pasternak),《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

1958年,俄國作家巴斯特納克以小說《齊瓦哥醫生》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該作歷時8年,於1955年完稿。但因書中內容對當局政權提出質疑,送審後即被視為禁書,無法在國內出版,首版只得以義大利文在米蘭發行。

齊瓦哥醫生》以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俄國歷史為背景,描述在沙皇政府統治下,中上階層生活的奢華,以及勞工階級困苦的生活。主人翁齊瓦哥熱愛人生,誠實面對生命,他對戰爭、革命帶來的一切提出質疑與反思,卻因此飽受折磨苦難。而這樣的人物設定也為作者帶來許多麻煩。

當時的俄國正處於封建體制鬆動、革命聲浪不斷的時期,民族主義、反帝國主義等思想成為主流,巴斯特納克在此時批評革命帶來的殘酷與對立,還因此作獲獎,無疑是與政府和社會輿論作對。於是他被蘇聯作家協會開除會籍,也被迫拒絕領獎。

圖為1965年《齊瓦哥醫生》同名電影劇照。

《齊瓦哥醫生》 from Readmoo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