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批判農奴制《死靈魂》成俄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之一

(Photo from wikipedia

投機客乞乞科夫為了發財,向周圍地主莊園收購尚未註銷的死去農奴名單,並以移民為藉口,向國家申請無主荒地,再將得到的土地和名單一同抵押給政府,從中獲利。上述情節為俄國諷刺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之一《死靈魂》,他巧妙運用俄語中「靈魂」和「農奴」這兩個同音同形異義字的雙關語,生動描繪出在沙皇暴政下,貪官污吏、地主豪紳的腐敗醜陋,並不遺餘力地批判農奴制度,《死靈魂》因此被視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果戈里也獲得「俄國散文之父」的桂冠。

果戈里生於烏克蘭一個地主家庭,15歲時父親去世,他中學畢業後前往聖彼得堡,原本打算與父親一樣當一名演員,但始終找不到工作,後來勉強當上公務員,這番波折經歷讓他體會到小職員在階級結構下的卑微與辛酸,也成為日後創作《狂人日記》與《外套》的素材。

1834年,他進入聖彼得堡大學教授歷史,屠格涅夫就是他的學生之一。翌年,果戈里開始構思《死靈魂》,從大學離職,專事創作。期間他發表了如《欽差大臣》嘲諷官僚的的舞臺喜劇,獲得巨大成功,但也因此引起當局不滿,為此他移居國外六年,並完成《死靈魂》的大半部分。1842年,在別林斯基的掩護下,《死靈魂》通過審查並出版,引起比《欽差大臣》更大的轟動,果戈里的文學聲譽再度達到高峰。

然而,果戈里晚年沉迷東正教,同時患上憂鬱症,他企圖續寫《死靈》第二部,終未成功。1852年他在病中將稿件付之一炬,逝於3月4日。

百年千書,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s://readmoo.com/kebook
http://www.facebook.com/1000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