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公民參與門檻:《讓你真的讀懂草案的「自經區爭議書」》

(Photo from readmoo)

【讓你真的讀懂草案的「自經區爭議書」】免費領取!

當政府欲施行一重大決策時,真正了解並能清楚分析該政策利弊得失的人民有幾成?有人說,完全民主式的討論是紛雜而緩慢的,所以我們有了代議制度。然而,代議士之所以存在,除了監督政府之責,應是為了確保所屬的階層與人民在新制度/政策的衝擊下,受到不可免除的最低傷害。由此前提出發,當學者專家們以其專業,操持著精緻語言論辯臺灣經濟的前瞻發展,政策的推行者、人民的發聲者難道不應將討論過程公開化、透明化,並致力於以不同的表述形式讓各階層的人民知悉嗎?

有鑑於政府慣於將政策影響層面簡化為「z > b」,面對來勢洶洶的自經區議題,「沃草國會無雙」編輯群合力整理出一本《讓你真的讀懂草案的「自經區爭議書」》,不但將73條法條全部寫成摘要,並整理出目前檯面上的12項爭議,包括土地區段徵收、國際健康產業園區、國外學校來臺開設分校等等,為的是降低公民參與的門檻,跳脫政府單方面的宣傳效果。

以「國際醫療」為例,自經區主要針對外國投資者進行鬆綁,由於

(1) 外國公司可投資國際醫療機構營利,外國人任董事不受法定人數限制,且可出任董事長
(2) 外國(排除中國)醫療人員不需取得臺灣醫療專業認可,可在自經區醫療機構任職
(3) 本國醫師沒登記不得在國際醫療機構執業

沃草指出,「將導致醫院以營利為導向,造成醫療商品化的問題。」並且,由於「區內為自費不受健保制度影響,醫師待遇較好吸引優秀醫師,造成其他地區醫療資源短缺。因此,日韓等國皆限定於實體專區,並限制僅能收治非本國籍病人,減少對國內國民醫療體系的衝擊。」

Readmoo,陪你閱讀經典好書。
https://readmoo.com/k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