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甲午年,日本與中國再開戰一次?
Photo CC by Wikipedia
文/鳳梨
東北亞大概是時間持續最長的警戒區,日本、中國、臺灣、南韓、北韓輪流進行著擴充軍備的任務。當日本有了直昇機航母,南韓立馬弄出一艘;中國有了遼寧艦,臺灣馬上公布雄風三型,大家的軍備競賽從沒因為彼此的經濟貿易稍見緩和。
最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呼籲重新解釋憲法,希望能讓日本自衛隊到海外作戰,中國對此大力評擊,因為這等同日本自衛隊再也不是守軍,而是一支徹底的軍隊了。在過去,東亞國家應該會支持中國的論點,畢竟二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的餘燼依然在大家心中,但中國於南海議題的不退讓,更讓人驚怕大中國主義將席捲東亞。美國更從中積極獲取利益,忽然,我們開始思考是否甲午戰爭再來一場?
《甲午再戰》的作者馬鞍山從歷史角度著手,談論起中日那無法化解的仇恨,當然,我們從中更明瞭一件事:對週邊國家來說,唯有中日持續競爭,大家才會有利可圖。所以美國支持越南於南海,支持日本於釣魚台,而中國則不斷用民族主義掀起內部對於世界的競爭意識。難怪許多人認為:中國即將開戰:中國新軍國主義崛起
這樣的競爭,也重新讓海權論被提起,《東亞海權論》就細細的點評臺韓日中四國的總體實力,探究這個奇妙均衡的區域未來走向。或許對東亞來說,這不單單是一個面子問題,也不是權力消長,而是國內發展的重要助手!當世界經濟進入變革,軟實力成為重要的象徵,如何持續的工業發展成為各國傷腦筋的問題。對東亞來說,一方面想提升軟實力晉升所謂第一流強國,又不能放棄過去的成長動力,民族主義就成為一帖特效藥,只是最終,藥效過後,大家的原形會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