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不能回答的問題,都交給詩】之三:喂,你真的知道誰住在你的身體裡嗎?黃柏軒、劉粹倫對談錄
整理╱劉芷妤
一般人總覺得,詩是精神性的,與專職吃喝拉撒的身體無涉,甚至對立。
可是,詩其實該是生活的,貼近人類最深處需求的。熱衷探索自身的黃柏軒,這次要藉由他自己的新作《附近有人笑了》,與同時身兼瑜珈老師與紅桌文化總編的劉粹倫,共同探討身體與詩、肉身與精神的人生兩面。
劉粹倫(以下簡稱劉):
我經常聽到別人說,要對自己誠實,才能寫下真正好的詩,不知道你對這個說法有什麼想法?
黃柏軒(以下簡稱黃):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一般人都會覺得詩是一種很逃避的,很容易躲進去的文體。而我自己對詩的態度,就像書腰上的這句話:「詩是世界最後一座遊樂場」,就是覺得你對這個世界很疲倦的時候就可以躲到裡面去玩耍,對,以前就會覺得這樣躲進去就不會有人認出我了,可是出版這本詩集的時候,我又經常有這種經驗,就是認識的朋友翻我的詩集,翻兩頁就說:「哎呀這就是你嘛。」我就會大吃一驚,想說有這麼容易被看穿嗎?然後自己又忍不住翻了幾頁想找出點蛛絲馬跡⋯⋯
劉:
說到書腰,大家來看一下這個書腰,直接就放作者的照片,今年逗點的詩集一整個是走偶像路線耶。(笑)他剛剛說他覺得詩是可以隱蔽的,可是大家看看書腰上這張照片,他是把眼睛閉起來的,他不去看大家,這其實有一種⋯⋯
黃:
一種掩耳盜鈴的感覺。(心虛笑)
劉:
對,對,就是自欺欺人這樣。說起來這書封和這照片實在是很有趣,像是他的書名是《附近有人笑了》,但是他的表情在說的是:「哈哈你們看不見我」。(大笑)做這種事的詩人非常稀有,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珍藏,哈哈哈。
黃:
對,所以很奇怪的事情就是,大家可以從我的書上看出來,我最誠實的樣子就是,我逃避一切東西、隱藏某些東西的樣子。說到這個,我想跟大家分享書中的一首詩,叫做〈烏鴉〉,裡面寫的是我自己蠻想成為的那個樣子,我來念一下:
〈烏鴉〉
烏鴉,
我們不需要這些樹
這些可憎的葉子
你是詩而我並不
我讀你
多麼灰色,烏鴉
你的羽毛濕了
而我並不
我烤火
我有屋簷
我有你的爪子
沒有羽毛
而我是黑色的
水落在草間
我們不需要水
我們在,我們蹲著
無謂的果實那樣蹲著
烏鴉
沿著縫隙
烏鴉
張著腳爪
你無緣逢幸的網羅
我無心織就的線索
我只說謊
一些低於你尾翼的謊
山悄悄隱去
山隔滿霧
烏鴉
搖落一些葉子
讓我像你
讓我像你
這首詩是在東華的時候寫的,那時候我並不知道自己認錯了,後來才知道:噢,那不是烏鴉,那是烏鶖。(哄堂大笑)然後就有人會跟我說那是一種很兇的鳥啊,會迎面攻擊人類什麼什麼的,我就整個不行,拜託人家說不要告訴我這些這樣。
那時候我就讀的東華大學是位於一個非常偏僻的地方,校地非常的大,教室校舍都集中在中間,外環道也離教室非常的遠,每天都從停車場走很遠去上課,然後經常會看到很漂亮的黑色的鳥在天上飛,每次路過,如果是自己一個人的話,就會跟他們打招呼。久了之後就,有一天,回家的時候句子開始從腦海裡冒出來,在那一瞬間真的感覺到自己在那些鳥上面投射了什麼,很快地就把這首詩寫完,那時就知道這首詩是很特別的,因為我在這之前從來沒有過,和一個真正存在的生物對話的經驗,所以這次也投射了很多,不是以前可以寫得出來、投射得出來的事情,比如說我渴望誠實,渴望有話直說,渴望不會被禮貌、規則什麼的綁住⋯⋯像這樣的一個人。但現在的我還是很容易被禮貌這些東西限制,還是會不由自主想遵守規則,比如說坐在台上講話的時候要縮肚子(笑),有人要求你的時候你不能說不,這很多很多事情,都還是很難跳脫。選詩的當時我也想過是不是不要收這首,畢竟有點久了,可是我覺得這首還是蠻特別的,一個跟動物交流的經驗,所以還是想收進來。
劉:
你這本詩集裡還有一首詩叫做〈不龐克〉,裡面有一段是這樣的:
你抱著自己像抱著吉他
並且彈得不怎麼樣
總是疏於練習
翻著歌本像翻日曆
一望無際的日常已經凍結
因為他的詩實在太像他本人了,所以我就直接想像這個「你」就是「他」,所以這樣看下來,就覺得「黃柏軒抱著自己像抱著吉他/並且彈得不怎麼樣/總是疏於練習」,想說,哇,你幹嘛要對自己那麼嚴苛呢?加上你剛剛說到的那些,就讓人忍不住覺得,你這個人總是想著要有禮貌、不能對別人的要求說不,可是在心裡你又對自己這麼苛刻,這麼⋯⋯默默地滴血,這真的讓人蠻心疼的。
黃:
所以這首詩叫做不龐克啊。
因為在我心中,很龐克的那種人就是,才不管什麼跟什麼的規則,木柴劈了就拿去燒了,討厭的人看到就打下去了,那,我就是一個畏畏縮縮、彆彆扭扭的人。這首詩後面還會出現從未出現的怪獸,這首詩很直白,可以感覺到我其實就是個這樣的人,渴望過得很熱情、很直接了當,但其實還是卡了很多事情這樣——這本書真的很可怕耶,做完以後就覺得哇完蛋了這次真的要被看光光了!
劉:
會不會回家很害羞想說被人家看到裸體怎麼辦?(笑)
黃:
不過想想也還蠻幸運的啊,畢竟一個人一輩子能被幾個人看到裸體呢是不是?
劉:
我在你的詩裡看到很多一個人或不止一個人的情境,可是不管如何,經常都會感覺到你是一個人的。比如說有一首詩是〈妳真的知道我在說什麼嗎妳說〉,這首詩裡面呢,他說—黃柏軒說—哎呀這真的很容易代入啊,每首詩都是你在說啊。(眾人笑)
黃:
不要這樣啊⋯⋯
劉:
這首詩是這麼寫的:
被人潮擠進地下道
在被擠回地面才發現從中途就牽錯人的手
這裡我就會想,嗯,黃柏軒他(笑),這輩子大概都在牽錯人的手。然後當他發現的時候,他們就
交換了一個事物不受控制時那種笑
我已藉著妳而妳藉著我過活
這首詩讓我想到愛情,讓我想到一個想要勇敢、想要什麼都不怕的人,像你這樣,或者根本就是你——大部份的時候什麼都很會,而當他沒那麼會的時候,就出現了另一個角色,這兩個角色就能夠「我藉著你而你藉著我過活」。
我感覺他本質上的孤寂,這個部分很能引起讀者共感。也讓我想起你另外一首詩,叫做,〈讓音樂發生〉,你要不要念一下?
黃:
〈讓音樂發生〉
夏日將盡
無限靠近的吻
比吻更暖
因為夜裡的霧
附在手上
因為涼意
製造了溫暖
我知道,花在開
在漸漸為了我
轉變顏色
我知道,風在吹著她們
或我只是希望如此
多希望如此。
我並不真深切愛她
但這並不妨礙我對她的愛
即使她只是
或她像,她就該是
一組吵鬧的樂器
只能伴奏
只能發出吵鬧的聲音
但我此時只想彈奏音樂
我此時只想吻她
像從不怯懦的新手
初次吹奏我不懂的樂器
只想讓音樂發生
找誰來聽
誰來都行
這首詩現在念起來覺得好糟糕,哈哈哈哈。
其實這首詩說的也不只是感情,是說一種想要去做某件事情的狀態,你想要做得好、做得成功,讓人覺得你有才華有認真也有努力,可是事情經常不是我們能控制的狀態,只能努力朝這方向去做。
劉:
我並不真深切愛她
但這並不妨礙我對她的愛
在這一段中我覺得很奇怪,你為什麼不去做你真切想做的那件事呢?我的意思是,你明明有可以做得好的事情,為什麼不是去做那些事,你真心愛著的那些事。
黃:
這很有趣。就像我們這次的主題:「誰住在我的身體裡」,從另一方面想,也可以說成「誰不住在我的身體裡」。
有時候我們一直想著要做什麼樣的人,但其實並不是。我們常說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最喜歡什麼,但那個愛的感覺是什麼?可能原本就是建立在另一件事上面的,並不那麼真切存在,而是我們一直這麼告訴自己——這讓我想到一部古谷實的漫畫,叫做《當我們同在一起》,裡面的男主角是個很廢很廢的人,和他的弟弟四處流浪,後來他弟弟被學校裡的女生告白了,哥哥知道之後就大崩潰,覺得怎麼可能呢怎麼會有這種事發生,覺得弟弟要離開他了。然後有人來安慰哥哥時,哥哥就說:我的生命裡最愛的就只有弟弟和棒球而已啊,失去了弟弟該怎麼辦啊——結果這個漫畫從頭到尾,根本就沒有提到任何、任何關於棒球的事情啊!那這個最愛的、最重要的,其實就是說說而已吧?
剛開始看這個漫畫的時候覺得好笑死了,後來發現我們其實就是這麼可悲,很多人常常說自己就是最愛國了、最重視和平了、最崇尚民主自由了、最喜歡創作了⋯⋯他們講到連自己都相信了,可是最後其實認真想起來——欸?有嗎?在哪裡?好像都沒有啊,你只是一直告訴自己,自己是怎樣的人,愛過這個人、做過這些事、在意哪些事情,可是其實那都不是你。
到底誰住在你的身體裡?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誰嗎?會不會你以為的自己根本不在你的身體裡,而裡面其實是個陌生人呢?
那其實,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呢。
下一個科學不能回答的問題,7/17(四)讓我們一起交給孫得欽《有些影子怕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