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柏翰※原載於【法律白話文】網站,經原作者同意修改後轉載 一群小時候可能好奇或偷看過色情片的人,長大後突然說色情片對你身心健康不好、不准看,合理嗎?是因為他們「科學」地發現這樣長大的自己或同儕不健康,所以要限制你;還是單純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就算看色情片對健康「有害」,但足以令政府介入生活嗎? …
編譯/暮琳 2017年布克獎(Booker Prize)長書單出爐!許多去年被各媒體評點的年度好書入榜,也有許多今年的新書,老將與新秀同臺,「脫歐」之後的時代背景也開始被納入作品,歷史與時事並陳。歷年能夠入圍布克獎長書單者皆非等閒作品,今年的長書單書目排開,更是讓人覺得萬分精采啊! 《4 3 2 1…
文/圓神出版社 整理。譯者:紀琇玲(中德)、薛文瑜(德中) 費迪南‧馮‧席拉赫是全球最多人閱讀的德語作者之一,他以犀利的筆鋒,在《可侵犯的尊嚴》、《罪行》、《罪咎》等書中,提出各種人類社會中最幽深的大哉問,用一條命換三條命,多數人或許會覺得不妥。然而,若用一條命換三百條命呢?政府或法律可以決定誰該活…
法國精神分析學家雅各.拉康(Jacques Lacan)說,「語言的目的不在達意,而在喚起。」 其實,在我看來,所有的語言文字,甚至是所有的藝術型式,也都應該是一種喚起──召喚我們每個潛伏的生命情境,喚起每道歲月刻劃過的痕跡──或孤單,或挫折,或傷逝,或甜美,或溫暖,或歡愉⋯⋯。 這也正是我們之所以…
通靈是一種召喚──召喚蟄伏的神秘力量;這力量可能來自靈界,更可能是來自自我的內心。 通靈是一種預視──預視未來的可能;這神秘力量將讓你得以看到,一幅未來的圖像,一條通往未來的路徑。 我沒有靈媒體質,無力召喚靈界的力量,但在出版行業待了近三十年,我約略可以感應,作為一位「世俗職場工作者」可以召喚的神秘…
這年頭,「名嘴」縱使不是髒字,也甚少光彩,說者嘴角微微揚起,總是如此藏不住內心的訕笑。這種心理狀態是複雜的,但其中比較明確的指涉至少是:「哈,他真的什麼都能講!」 其實,只要獲悉足夠的訊息,知情者什麼都能講並不是問題,但若什麼都想評論,則難免有曝露自己無知的極大危險。 近日,《做工的人》一書所引發的…
文/小食曼 學校畢業後,滿懷抱負與熱情地踏入職場成為社會新鮮人,工作幾年後,成為了各方面都懂點皮毛,卻又稱不上專業的資深菜鳥。回想這一路走來,自己似乎在短時間內成長了許多,但同時好像也失去了什麼⋯⋯ 從某天開始,每天早上叫醒自己的不再是夢想,你默默地也成為了捷運上一臉睡眼惺忪、無精打采的上班族之一,…
春節連假,當然要讓平常被壓榨著寫稿的專欄作家們喘口氣,在雞年咕咕幾聲,同讀者們聊聊舊年心得新年展望,除了寫專欄之外好好交心一下。是故專欄作家們在新年開始之前被逼著交出了【專欄咕咕叫】系列專文,在線上陪大家一起過年~ (編按:想喘口氣?那是我騙你的啦咈咈咈~) 一、過去一年裡讀過最推薦的書 《下一場人…
文/正好 「小說是志業,編輯是職業。」犢講座第44講一開場,身兼小說家與知名文學刊物《聯合文學》總編輯兩種身份的王聰威便這麼介紹自己,也揭示了他對這兩種身份的自我定位。 曾被范銘如評論為「過動的小說家」,王聰威自述自己喜歡在不同的風格間跳躍,比起以魔幻鄉土著稱的甘耀明、擅長自然書寫的吳明益⋯⋯沒有固…
文/小食曼 Readmoo從開站以來,舉辦過各式各樣的閱讀馬拉松活動,透過優勝獎項和活動徽章,鼓勵讀者們開書閱讀。然而在多次經驗中發現,許多讀者在活動初期士氣高昂,幾乎每天閱讀相關書籍,然而進行到活動中後段時,常因前五名的閱讀時間遙遙領先,讓人望不見車尾燈,不少讀者們的鬥志也因此逐漸降低,最後甚至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