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文炳的編輯檯上,和檯下】通靈編輯
通靈是一種召喚──召喚蟄伏的神秘力量;這力量可能來自靈界,更可能是來自自我的內心。
通靈是一種預視──預視未來的可能;這神秘力量將讓你得以看到,一幅未來的圖像,一條通往未來的路徑。
我沒有靈媒體質,無力召喚靈界的力量,但在出版行業待了近三十年,我約略可以感應,作為一位「世俗職場工作者」可以召喚的神秘力量。
十幾年前,有幸遇過這樣一位編輯人,當記者報題時,只經過初步的討論,他就能畫出一篇四頁的版型,甚至是一套二十頁的封面故事結構。從選題的角度到視覺的構成、從寫作的文體到封面設計、從採訪對象到最終的標題,他已能預視一幅未來的成品樣貌,並就此擬訂工作方法。
當年驚若神人,如今才漸略了解,其實,對一位「通靈編輯人」而言,他召喚的,是自身過往積累的經驗;他預視的,則是一篇報導或一本書籍的未來呈現樣貌,以及一條通往未來可以依循的工作路徑。
這就是「世俗職場工作者」的專業──「預見未來」的想像力。一位畫家如何從一個景觀中,看到一幅未來畫作的可能;一位建築師如何從一個空間,看到一棟未來房子的可能;一位教育家如何從一個孩子的特質,看到他未來成長的可能⋯⋯
好吧,還有一位專業投資者,如何從一個細微的產業動向,看到股價未來走勢的可能。
要解釋這種「世俗職場的神秘力量」,最有名的例子,當屬米開朗基羅談雕刻了。相傳,有人曾經問他,是如何創作出「大衛」這尊完美的雕像。米開朗基羅平靜地回答:「其實這型體本來就存在於大理石中,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