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與編輯的重要性 就用他們自己用影片來告訴你
文/劉力榛
近年來,歐美市場數位出版以及自助出版的聲浪越來越高,威脅傳統出版業者地位,一直挨打的出版業者,現在也積極還以顏色,Simon & Schuster及藍燈書屋(Random House)不約而同都在網路上推出影片,前者以新書的幕後花序為切入點,邀請作家現身說法,後者則大打溫情牌,從各出版環節分析出版社的優勢,重新喚醒大眾對於既有出版的美好印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影片到底是否具有說服力吧!
Simon & Schuster在網路上發表的《書籍幕後》(Behind The Books)的系列影片,內容皆是兩分鐘左右的簡短人物專訪影片,透過新書的編輯分享第一次看到新書手稿時的感動,或是書籍製作過程中,作者與編輯溝通往來的趣事等,讓讀者們首次近距離接觸窺探出版社的運作 。
其中一支系列影片,邀請了暢銷新書《The Summer Wind》作者夢露(Mary Alice Monroe)以及此書的編輯麥肯那(Lauren McKenna)來進行對談 。 夢露笑說她最喜歡與麥肯那討論作品,而且每次在讀完麥肯那提供的修改意見電子郵件後, 夢露總是會一個人到海邊散步沈思,「我尊重妳的每一個意見,因為妳的眼光、看法真的很獨到!」她如此稱讚麥肯那。
藍燈書屋(Random House)2012年5月時,也在YouTube上公佈了一段名為《在藍燈書屋,我們為作家們催生書籍》(Inside Random House: Bringing Our Authors’ Books to Life)的影片,雖然此片長達10分鐘,但將傳統出版產業的整體運作流程一一拆解,包括編輯、設計師、行銷人員等不常出現在幕前的專業工作者,全都站上第一線,描述自己的角色,及他們對書籍的那一份熱愛!
「當你翻著一份手稿,當你發現你的心跳為它急速上升,當你突然意識到時間沒有痕跡地流逝,心中冒出『我要出版這份作品』時,這是作為一個編輯最感到欣慰的事,」編輯瓦根門(Zachary Wagman)如此感性分享。
透過這些影片,讀者看到的,無論是作者與編輯之間建立的信任感,一起以「將這本書做到最好」為目標邁進;或是重新認識出版社在書籍幕後的努力,及出版社的運作流程,這些在在都是對出版社形象的加分。更重要的是,在出版社面對自助出版的聲浪不斷下,讀者也再次被提醒這些專業工作者對於一本書及作家的幫助有多大!
資料來源:
- Simon & Schuster Launches Video Series Showcasing Editors and Publishers
- Inside Random House: Bringing Our Authors’ Books to Life
- Films of Behind the books on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