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的感情世界/乃賴】正邪的衝突與超越

為什麼黃易對於邪派角色的塑造如此著重?因為在黃易異俠系列中,所謂的正邪與敵我,雖然總位居光譜的陰陽兩極,但實際上道教色彩極重的思想,讓陰與陽、正與邪、生與死,勢必最終都會互補成圓、攜手走向證道之路。

浩瀚漫長的唐代系列,從《大唐雙龍傳》、《日月當空》再到《龍戰在野》,最讓人膽寒的反派是多情溫柔又精神分裂的石之軒,而最終絕對的勝利者則是婠婠。到了盛唐,不管是武林或天下,宰制一切的始終是絕代女帝武則天,經過數百萬字的奮鬥,龍鷹依然遠遠不足以和女帝平起平坐。

雖然始終有個慈航靜齋,但實際上黃易的武俠世界,一直都是這些亦正亦邪的角色交織的情愛與情誼。這樣的思維在石之軒和婠婠兩人身上,得到最好的發揮。

石之軒是極善與極惡的集合體,身兼佛魔之長。從他身上可以觀照出橫亙黃易書中的正邪分野與融合。侯希白與楊虛彥的師父、碧秀心與祝玉妍的愛人,徐子陵與石青璇的慈父,其實我們會發現,在這個人的身上,從來無法清楚分辨到底他的感情之所鍾、立場之所在。這個矛盾的人開啟了隋唐亂世,他一手顛覆了偉大的隋朝盛世,又摧毀了靜齋和陰癸派的接班人,但同時又是個最有魅力的超凡人物。

整部大唐表面上是寇仲與李世民之爭,最後以玄武門之變作結,但實際上在背後真正發生的故事,是石之軒徹底毀滅大隋,分裂邊塞,動亂世間,而婠婠再毀滅大唐,武周盛世降臨,陰癸派大獲全勝。主宰歷史的,一直都不是大唐雙龍或李世民,而是這兩個陰癸派與花間派的頂尖人物。

而這兩人也如出一轍,都是無可救藥的情癡。碧秀心祭日,石青璇的一曲「纖穠」及一聲「爹」的呼喚,讓邪王悟道而去。而婠婠居然在明空一統天下,登基皇位,大獲全勝之後,無法忘情徐子陵而坐化。

這樣邪極歸正,正邪交融的思想與情感,始終是黃易書中的獨特思想。

《大唐雙龍傳》最讓人感動的親情,不是短命的傅君婥、平庸愚昧的素素或是無趣的李靖,而是不可一世的梟雄杜伏威。每段友情都先是死敵,最後才成為摯友,無論是跋鋒寒、侯希白、李世民甚或是突利、可達志。

《覆雨翻雲》的「魔師」龐斑與言靜庵的正邪之戀、韓柏與「道尊」赤尊信的師徒之緣、「邪靈」厲若海與風行烈的糾結情仇,一直到浪翻雲與龐斑兩人死鬥,最終一同破碎虛空。而從《破碎虛空》開始,隻手不能發聲,徒正不能成陰陽,沒有死敵八師巴就沒有傳鷹的悟道證道、沒有魔門泰斗「血手」厲工共闖十絕關,也絕無可能參透《戰神圖錄》,破碎虛空。

情感結合思想,武學設定結合歷史天地,在黃易武俠中,始終周而復始地交織著正與邪、愛與恨共譜的陰陽合和之壯闊樂曲。正邪的極致是纏綿相戀、鬥爭的極致是攜手成道。而這樣的思想,當然結合在武學當中,就是特別得到黃易鍾愛的邪派極致武學,惟有出生入死,交合正邪方能成就的「道心種魔」大法。

更多黃易經典作品、創作時間表與豐富整理,請見:翻開,你就是英雄!

作家專欄-乃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