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不能回答的問題,都交給詩】之五:陳奕迅與愉快的都市生活?鄭哲涵、郭正偉對談錄

整理╱劉芷妤

因為貼出陳奕迅打書照而飽受出版圈與詩壇朋友嫉恨的鄭哲涵,詩集《最快樂的一天》題材與用字都極具都市感。書名看似輕鬆可愛,但讀來如若針灸,在讀者不覺其尖銳的狀況下深探心底深處,直刺最無奈的生活感觸,等到發現時已經有種無以言表的酸楚,從骨子下漫出來。
8/14的《愉快的都市生活》講座,則是邀請到本書編輯兼作家:郭正偉,一起從宅到最高點的獨角獸鋼彈、詩人最喜歡的日本作家太宰治,當然還有他最愛的歌手陳奕迅談起,這樣聽來毫無關係的組合,究竟會組成一個什麼樣的詩人,寫出什麼樣的詩集呢?以下節錄關於陳奕迅的一段,邀請讀者們與他的朋友們一起撻伐他:「居然叫陳奕迅幫忙打書,太・犯・規・啦!」

Y7P0ll


1505426_797825150261983_4801455186603695204_n
鄭哲涵:
所謂的「都市生活」,它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引用另一個我喜歡的詩人和作家林燿德的詩:「都市即當代」,所謂當代包含的不僅是都市,鄉村也包含在都市裡面,因為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不管你生活在都市或鄉下,你每天都會接收到非常多資訊,當代這個狀況就代表著你在過都市生活,以這個角度來講,就是整個地球的人都在過著都市生活。下面引用了我自己的詩,叫做〈一起〉。

都市一天天下沉
每天我都與那些不認識的人
一起推開玻璃門
一起搭電梯
一起使用影印機
複製獨一無二的東西

那其實我覺得我引這段的重點是最後的那兩句,因為現代人都會使用到影印機,你影印的東西原本都是獨一無二的,可是你卻影印它,弄出第二份來。這個其實蠻有趣的,因為它如果那麼重要,為什麼你還需要去影印它,拿它去做其他事情呢?或者我還聯想到很多上班族,如果上班族對公司這麼重要,那為什麼還要那麼多個?如果你離職了還可以找別人進來做你本來做的事,那你真的是重要的嗎?

IMGP4363

郭正偉:
對我而言,他的東西其實很文青,對我們來說啦,就是在開會的時候,他一直搞笑,但是所謂文青的性質是他的生活和你有點像,很平易近人,但是又有點距離,有時候他好像在慫恿你悲傷,發現原來我的生活裡有這麼深沉的東西在裡面,有點哀傷,所以讀這本詩集,就很容易因為他的詩,發現自己日常生活細節而感動,發現自己原來是這樣過生活的。
另外他的詩用的是很簡單單純的字句,所以你會覺得它離你很近,那這就是所以我們會取這個「愉悅的都市生活」,雖然它好像不是很開心。

鄭哲涵:
很多創作的時候,沒有靈感的時候需要刺激,所以我有時候會想要聽陳奕迅的歌。所以當我出詩集的時候,剛好有這個機會請在電台工作的朋友,請陳奕迅拿著我的詩集拍照。他人真的很好,他說這個照片可以公開。
其實我後來在臉書上貼出這張照片,造成很嚴重的反效果,大家說我不要臉(眾人狂笑)。其實我不是隨便找人拍的,陳奕迅對於我的創作,是有一定份量的,所以我出了詩集又有這個機會,就想讓他知道這本詩集是跟你相關的。剛好有這個機會所以請同事跟他講,這個人的詩集有很多想法是跟你的歌相關的。

2014-08-14-20.14.48

相信大家都常聽很多陳奕迅的歌,會講這個是因為,他是很會唱歌的人,他本身也算是經歷過大起大落,現在要給大家看的MV收錄在2005年的U87專輯,這張專輯對他而言是很重要的里程碑,代表一個大起大落人生波折後的轉變。這專輯裡比較有名的歌曲叫〈浮誇〉,大家一邊聽可以一邊看一下他的歌詞。

這首歌寫詞的人叫做黃偉文,我覺得這首歌剛好放在他的專輯裡,跟他自己想要講的很多事情是相關的:歌詞裡有提到,他覺得就是要非常浮誇,才會吸引到別人的目光,當一個歌手就是得要做一些事情吸引人注意,即使那不是他自己想做的。身為一個歌手必須兼顧很多人的眼光,做很多事;唱這樣的歌,也許是他自己排解的方式之一,這是我猜想的。

在<浮誇>這首歌,「大娛樂家」歌詞之後有三個高音,但是他的呈現方式是第一個是真音,第二是假音,第三個又是真音。通常會用假音是因為真音唱不上去了,能達到一個音準就好了,比較薄弱,但是第三個音卻又是真音,那他明明是唱得上去的為什麼要用假音呢?
我自己覺得一個歌手只是平白把歌唱完,就過去了,他會用一些技巧讓這個歌聽起來比較有變化,所以用這個細微的差距去做出這歌裡的層次,這是他在許多歌曲裡都會用到的。
我喜歡他的原因也是因為他會想辦法在同樣的段子重複時,用假音作出區別,除了他本身聲線就很好之外,他懂得用不同的方式去把整首歌的氛圍做出不同的呈現。
在我自己的寫作過程中會模仿,在寫作的時候,有很多時候也要用這種技巧,我從寫作中印證了這種概念。比方說,在於他的用字和情節的鋪陳這方面。關於情節,我覺得我自己的詩一直都是情節性和劇情非常強烈,和大家一般讀的詩是用字句去營造意象比較不一樣。
我後來從陳奕迅的歌曲中學到,就是用故事帶讀者去讀這首詩,因為用故事的方式,或者是有情節輕重的方式,別人會比較容易接近你的詩。

2014-08-14-20.40.57

另外講到黃偉文,可能在這邊大家都只認識林夕,不過他在香港是跟林夕齊名的作詞者。有一張2001年出的,我非常喜歡的陳奕迅專輯,那張專輯裡面有非常多都不是一般情歌。有一首歌叫做<結束開始>,這首歌的概念是:結束就是死亡,我用粵語來朗誦一下這首詞好了。

完好的 逐一損壞
年輕的 逐一衰弱
有時送舊 也無法換新 興建加速沒落
旅途終結 全是大峽谷
誰能停留 高峰上慶祝
送我搭上 方洲 仍無大陸 哪可不哭

為什麼一出生已想哭
也許知道正逐步 行進結局
像倒數 若果一得到 已在失去
會否一切 在最開始 就已開始結束

這個詞在講一個關於死亡、關於這個世界一直汰舊換新的一首歌曲,我覺得以他這麼紅的歌手,在專輯能放這首歌是非常厲害的,因為這首歌寫的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接受的,我後來想想台灣好像真的沒有這種例子,可能勉強說周杰倫曾經寫過<稻香>這首,其他都比較還是愛情方面的歌,一線歌手好像幾乎沒有。

剛剛那些歌詞也是我一直會找他的歌聽的原因之一,除了聽他唱歌,看他的詞也是刺激我創作非常重要的動力,這邊列出的是黃偉文的另一首詞<十面埋伏>,雖然是跟愛情相關的,但是他鋪陳得非常不錯。
這是黃偉文寫給陳奕迅的「變態三部曲」的其中之一,這個變態他會一直躲在一個地方等一個女子出現,他寫得讓你覺得這男人也許不是變態,反而會有點憐憫他的感覺。有一段我覺得他寫得非常好,前兩句歌詞寫:有些人你不管去哪裡都會碰到他,但就是不管怎樣他都碰不到他想遇到的那個女人。用這樣子的概念,這四句都是鋪陳同樣一個概念,你就會覺得,真的是有這種事情,這些事情自己也曾經發生過,你就會有些共鳴和共感。
那其實這樣的概念後來我在我的詩裡面就儘量讓它出現,就是鋪陳。

10418965_803103476400817_6015635203103492506_n

接著就跟大家講一下我自己的詩。這首詩叫做<洞>。我同樣也是依據前面的概念,我把這個洞,關於黑暗的事情,把它寫成一首詩。

我想,你還是離開我吧
我這裡沒有
遼闊的廣場
沒有夜晚,沒有風
沒有那些
溫暖的色澤
也沒有任何陽光
(正因如此
我一直找不到
幫你拍照的地方)

我想,你還是放棄我吧
往洞口的方向走
不要點燃火把
不要擔心我
因為這才是我應有的生活
讓黑暗繼續覆蓋你的臉
讓我在黑暗中
想你黑暗的樣子

這個洞穴
將變得更深、更空
回音會更加清晰
或更加殘缺

「我討厭你」
或是「我好想你」
都要很久以後
你才會知道

IMGP4455

郭正偉:
剛才哲涵講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我跟很多人討論哲涵的詩的時候,大家都會提到「散文」這個事情,因為很像散文應用的那個方式。
我自己本身寫散文,就我來說,我寫散文的方式有一點賣弄情感的連結和凝聚,所以會有一點共鳴的狀況,跟他剛才講的狀況很像,我會舉很多故事和狀況,去告訴別人我想說的,藏在故事背後的事。散文對我來講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它是一個真實的東西變成文字化,雖然他多少會背離原來的樣子,但它終究有一個核心是真實的。都是真實的部分,只是用文字修飾。

譬如說,我想闡述孤獨的事情,我寫過我家隔壁住過一個老伯伯,一個人住,七八十歲,早上會去運動,有時候我早上還沒睡的話就會遇到他,他就是繞著公寓外面走路,有一陣子,大概一個月我都沒有遇到他,隔壁沒有任何聲息,因為他平常都會開著電視,發出一點聲響,會活動,直到有一天我在睡覺的時候,隔壁有人用力敲門,問說:「阿伯你還好嗎?你可以起來開門嗎?」原來他已經躺在床上一個月了,就是這個狀態。我想要說的是當時我非常震撼,因為我們那棟大樓都是獨居的人,平常對鄰居也沒有什麼特別關心,雖然偶爾會跟阿伯打招呼,但我沒有料想到這個狀況;所以我會想,要用什麼方式去寫這個東西。
那在讀哲涵的詩的時候,我會建議大家試著用這樣的方式,譬如說結合你生活之間的瑣事去看他的東西,你就會覺得,啊,我大概知道我現在的生活的樣子什麼了。

下一個科學不能回答的問題,9/18(四)讓我們一起交給玩具刀鄭聿Readmoo獨家簽名題詩版《玻璃》

10387624_807063272671504_8807596864384105784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