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咖啡.我的推理:咖啡館推理事件簿
文/ 鉄鼠
Photo from Wikipedia
「這個謎題磨得非常完美。」
切間美星,京都塔列蘭咖啡店的咖啡師,是名「偵探」。不過,美星經手的案件既不是謀殺案,與其他犯罪行為亦無關連,但可別誤會她是以跟蹤、偷拍作為主要工作內容,所謂現實的偵探。這位美少女偵探解破的案子,由一個個你我都可能遭遇的日常生活之謎構成。
近幾年台灣引進不少打著「日常推理」名號的作品,知名者有如北村薰、米澤穗信、若竹七海與近藤史惠等人的著作,這回介紹岡崎琢磨的《咖啡館推理事件簿》亦是其中一員。不過,我想肯定有人好奇什麼是「日常推理」?它與我們熟知的推理小說又有何不同?
對我而言,主要是從謎的性質來定義,處理「日常之謎」的推理小說就是日常推理。既然是日常之謎,傳統推理小說常見的謀殺、傷害、誘拐,在這兒就幾乎絕跡,甚至只要是犯罪事件,都跟它無緣。因此,一個常見的說法,日常推理就是沒有(重大)犯罪的推理小說。日常之謎,很可能是像隔壁鄰居為何總在晚上八點出門,這類從生活瑣事中萌生的疑惑與好奇。
除了謎題的性質,故事場景的氛圍亦是一個要點。不像多數的傳統推理小說,色調偏暗,氣氛沈重,事件總發生在特定的空間場域;日常推理往往色調鮮明,節奏相對輕快悠閒,事件則可能在生活中的任何場景發生。
據此,個人認為目前對「日常推理」最詳盡的定義,是評論家曲辰在西澤保彥「匠千曉系列」導讀中所言:
「日常推理強調的是一種『日常生活』的氛圍,將目光投射到我們每天都經歷的日常事情,將或有不解之處膨大變形成舞台上的焦點,然後靠著個人的經驗與才智來推敲出真相。」
現在,對日常推理有基本概念了吧!讓我們回到正題,近距離地看看《咖啡館推理事件簿》怎樣日常,如何推理。
第一集《下次見面時請讓我品嘗你煮的咖啡》從開頭就讓讀者滿滿地感受謎的日常性。先是看切間美星從一紙電子郵件地址推理出本書主敘事者青山的個人資料,隨後又一語道破隱藏在錯拿雨傘行為背後的幽微。每一章節的事件都充滿著既視感,像是伴侶有無出軌,如何猜測他人心中想要的禮物,某件物品為何在短時間內變了個模樣等,都是人們在生活中,要嘛親歷,要嘛旁觀,要嘛為之困惑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日常事。
續集《夢見咖啡歐蕾的女孩》延續系列的基調,但作者稍稍加重了故事口味,為微小細瑣的日常增添些許風浪,跟真實的犯罪稍稍摸上點邊。這書的麥克風也不再由青山一人獨握,不同的敘事角度讓謎題變得更為複雜,更加地有挑戰性。然而,真正點亮全書的或許是新登場的切間美空。美空是美星的妹妹,她的意外造訪,不僅讓讀者賺到一場精彩的京都導覽,更帶出了貫串全書的謎題──切間姊妹的身世之謎。
至於即將出版的第三集《令人心慌的咖啡香》(親愛的 Readmoo 讀者,敬請期待),作者岡崎琢磨繼續在日常基礎上加重情節的戲劇性,甚至將本格推理的神主牌「密室」都搬了出來。另一方面,前兩集美空和青山之間跌宕的感情線,可能將有所突破,在「關西咖啡師大賽」面臨危機的兩人,是否能藉此機緣跨越那道無形的障壁,將心意傳達給彼此。
《咖啡館推理事件簿》以青少年視點為基礎,高度口語化的對白,一派輕小說的書寫風格,復搭配上日常的生活謎題,身為重度推理迷的我,讀了雖覺有些不夠過癮,但岡崎琢磨在故事中所摻入的香料,仍帶來相當多的閱讀樂趣。譬如,字裡行間不時冒出的咖啡知識及其譬喻,不僅呼應背景設定,還能感受到作者本人對咖啡滿滿的愛意,如果有點日語基礎,還能發現角色命名也與咖啡息息相關。
不過,讓我繼續追本系列的真正原因,恐怕還是日常之謎吧!日常往往意味著千篇一律、無關緊要,為眾多生活瑣事的集合,以之為題不免降低傳統推理小說的驚奇感。但,日常真的等同於無趣嗎?我想日常推理提供一種不同的答案,經由重新觀察生活,從平凡處找尋不平凡,它激活了生活中隱而不顯的微小樂趣。
下次有閒,不妨沖杯咖啡,邊喝邊輕鬆地翻《咖啡館推理事件簿》幾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