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州庵:說寫觀思行的人文思想旅行】從他者觀看自我:認識義民人群,如何到「擺夷」

10/25 (六)
PM 7:00-9:00
講者介紹:
吳秀雀
1966年出生於埔里農村,打從出生就被家人揹在身上下田,也因此常認為自己是離不開泥土的人,甚至手無縛雞之力的我仍常大發農夫春夢。

年少時,除了喜歡寫那沒有人看得懂的詩句,也愛塗塗抹抹。曾就讀於國立台中商專(現為國立台中科大)—商業設計科,畢業後曾在廣告設計公司服負責文案及平面設計;又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從事展示設計多年。由於外子工作的關係,有機會回到家鄉埔里定居,先後在三育中學、育英國小任教美術課。

博物館的工作埋下我日後對人類學憧憬的種子,在年過四十以及兩個小孩漸大之際,考進暨大人類所,一頭栽進人類學領域,自此愛上人類學。

目前除了照顧後院的菜園、一隻貓和兒童美術工作之外,大部分的心力盡可能努力於清境義民人群的口述歷史紀錄。

—-
「永遠不要懷疑,一小群用心執著的平民百姓,就足以改變這個世界。事實上這件事情一直在發生。」

–美國人類學家Margaret Mead

我們總是迷惘,在縮短和你之間的距離。

從書寫、攝影、觀察及身體經驗出發,如何理解、認識你,

不僅於文學、散文或歷史,而是更多元、更廣角的思維。

以人為本的思考,成為多數人看待事物的最直接反映,

一種寧靜革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