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思維的商業實戰》:企業轉型、個人創業必備參考書!
文/Jasmine
全球最大的社群平台Facebook進不了大陸,微博卻在大陸流量不斷爆炸式成長,連Facebook創辦人佐克伯(Mark Zuckerberg)這兩天都還親自飛到中國大陸用「中文」演講,看得出中國市場在網路時代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的網路世界很特別,通常是別人進不去,但他們出得來,從淘寶、小米手機、微信、阿里巴巴……,大陸網路公司的各種服務與產品開始逐漸打入國際市場,這背後的運作與思維邏輯如何在全球化競爭之下存活?就由中國大陸網路創業家與觀察者陳光鋒《互聯網思維的商業實戰》告訴你這當中的成敗關鍵。
《互聯網思維的商業實戰》非常有系統的整理與分析網路世界的思維,嚴格來說,作者想要在這本書傳達的並不是電子商務網站,或小米手機如何把產品賣翻天,作者在第一章就指出,很多人都誤以為談網路就是談電商、談即時通訊軟體,其實他要講的是網路時代下的「思維」,而這樣的思維是可以運用到各種產業、產品、與服務,幫助企業轉型。
書中就舉例,中國大陸最大的實體通路商國美,與網路商店京東商城的競爭。為何從1987年就開店的國美,連續在中國創造了10年的營業佳績,號稱低價與優良的售後服務會讓京東商城在一口氣之間搶佔了如此多的市場?同樣也打低價策略的京東商城,以「贏得信任感」為切入感,因為網購既摸不到也試用不到,以家電產品切入市場的京東商城,照理說優勢絕對沒有老通路國美來得好,那麼京東商城怎麼打贏這場戰?
作者分析,京東商城以貨到付款;分析資料庫提供給客戶在最快時間內找到最適合的產品,還開了產品博客體系,讓用戶發表使用產品的技巧或評論,給其他網友參考;自建物流將配送與退貨機制都壓縮在一天之內,比國美的三內要快上許多;延長保固與售後服務至30天。京東商城低價策略的成功只是一開始的起點,從金流、物流、售後服務的完備,讓京東商城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感,才是最大的優勢。
國美與京東商城的商戰,就是一個很棒的網路時代裡思維轉變的案例。網路的普及讓企業直接面對全部的客戶,而客戶所獲得的資訊再也不是單一管道,是全面平等的各種訊息。作者也提到,互聯網的客戶使用習慣不同,更強調客戶體驗,「因為選擇權在每一個客戶手中,每一個用戶的使用資料變得更加具體,一台設備只為一個用戶,得到的結果更加真實。」
除此之外,作者也觀察到,網路時代下的互聯網思維,能適應不確定性、客戶的隨機性、組織扁平、團隊反應速度快又彈性、想了就說,說了就做,錯了就改的微創新,這都是傳統企業裡很難接受與改變的。傳統企業的商業思維講究的是「大而全」,謹慎審核防止犯錯。但在網路時代,不可抗力之因素太多、變量太大,重點不在防止錯誤,而在於如何面對錯誤?所以,作者長期的觀察發現,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公司(不一定是網路公司),一定會勇於嘗試,不斷發現問題,調整,去實踐小而快的步調,在速度與投入裡,用最少的時間得到結果,花更多的精力找方向。
這真的是一本份量很重的書,我的意思不是指它很難讀,相反得是內容相當精采,容易閱讀。陳光鋒10年的網路觀察經驗,把他精華的觀察心得都貢獻在這本超級「豐厚」的書中。無論你是創業者、傳產轉型、自我提昇策略思維等,用一邊看商戰故事的心情,一邊思索新策略,相信一定能讓自己獲益良多。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Kristina Alexand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