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論》 嚴復畢生致力翻譯西學

文/楊念穎

中國近代思想家嚴復逝於1921年10月27日,一般認為其眾多翻譯著作是嚴復此生最大貢獻。自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後,他便致力推廣西學,包括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的《天演論》、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原富》,以及孟德斯鳩(Baron de Montesquieu)的《法意》等等。

嚴復從小就被送去私塾念書,為科舉作準備。但12歲時因父親去世,學業被迫中斷,正好船政學堂在招生,並提供一筆豐厚的獎學金,嚴復考進去後,五年學習成績皆十分優異,當時清朝為增強國力而派出留學生,嚴復是第二批,他被派至英國學習海軍專業。

由於受李鴻章賞識,嚴復26歲時,被調至天津水師學堂教授海軍課程,一待就是二十年。期間,他考過四次科舉皆落榜,又因內心苦悶染上鴉片惡習。為了重新振作,他開始將注意力放在研究西學上,接續完成上述提及的知名譯作。除此之外,嚴復也寫詩,《嚴幾道詩文鈔》是他的首本詩集,書寫自身的政治立場與理想。

另外,嚴復是清朝國歌《鞏金甌》的作詞人,《鞏金甌》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首國歌。「甌」是盛酒的小杯,「金甌」喻清國如同金製酒杯一般堅固。歌詞如下:「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嗥,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