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暢銷排行榜後的神秘情報員?!
文/何宛芳
許多人對出版與寫作的刻板印象都是慢郎中,但是這產業裡有一群人的生活,卻絕對與「慢」扯不上關係。
為了找到值得被讀者看到的故事或議題,這群人四處參加活動、維持活絡的人脈社交網,遇到好的故事,他們還得連夜看書、寫報告更要搶快比精準,書籍市場在發掘故事、創造排行榜的這一端,有個核心的樞紐角色——書探。
光磊國際版權經紀公司總裁譚光磊解釋,簡單來說,書探就是出版產業的情報員,而標的就是「好故事」。英國書探公司 MacLehose, Servadio&Puop Thompson 資深合夥人賽瓦迪歐(Rebecca Servadio)也表示,他們的工作就是提供客戶外部諮詢意見,將書籍資料整理後進行跨國、跨語言的傳遞。
這個於八○、九○年代在歐美興起的角色,規模很小,全球也不過只有50家,且大多數集中於美國紐約,服務的內容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源源不絕地供給出版社與版權公司大量已過濾的作品訊息,幫助客戶尋覓最適合的作品。也因此,他們的收費也並不是一次性,而是月費模式。

以人為核心的資訊網絡
在那個沒有網路、沒有電子郵件的時代裡,你可以想像,他們不但工作的性質神似情報員,就連生活也幾乎就是情報員的步調。可能情境像是:有人神祕兮兮的在門縫裡塞進一疊手稿,書探看完後,連夜寫報告的同時,還要請人複製成幾份,彌封後跟客戶約好在街角接頭交付,或是用國際傳真,一頁一頁地把手稿發到海外的客戶手上……。
到了現在,網路與書探產業的結合,不但沒讓他們被浪潮淹沒,資訊爆炸反而讓這群扮演資訊整理與篩選的角色,重要性不減反增!
「我們的焦點就是故事本身,因為我們很難預測其他的部分是否會成功,所以最後就是靠關注在故事上……而且,目標不是找到最合理的書,而是最好的書!」賽瓦迪歐如此形容,而她所服務的這家公司,就是當初發掘《龍紋身的女孩》的重要推手。
賽瓦迪歐表示,「喜歡書」對於書探這一行來說,當然是必備條件,其次也要有足夠的好奇心且動作迅速。剩下的就得靠人際關係的累積,要有能力與資訊的上下游,維持暢通的互動網絡,而彼此之間的交流,最重要的就是「相互信任」。
「每一個編輯手上都會有一張清單,」那張隱形的書單裡,就是他們積極尋覓的書籍屬性與主題,任何進入雷達區的書籍資料都會與這張清單比對,一旦符合,那就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出版標的。
但到底如何取得這張清單?賽瓦迪歐回說:「只要跟他夠熟,你就會知道,」而如此無法言傳的工作內容,多少也增添了這個行業的神秘感啊!
本文收錄於《犢月刊 NO.22》,歡迎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