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的左千夫/《濱菊》

文/群星編輯室

日本短歌大師伊藤左千夫以自身經歷發表第一篇小說〈野菊之墓〉後,因質樸無華的筆觸,將兩名初嘗戀愛滋味的小大人的情緒、互動寫得生動別致,引起廣大讀者的熱烈迴響。於是相繼在《杜鵑》、《阿羅羅木》等文藝雜誌上發表了數短篇小說。

伊藤左千夫的老師是鼎鼎大名的正岡子規(看過《坂上之雲》的讀者應該不生),是近代短歌的改革號召者。他主張短歌或俳句創作不應拘泥於形式,而要感受當下眼前事物,自然抒發出來。左千夫在小說創作上,也秉持了這種所謂「寫生文」的風格。

左千夫的小說常被人家說遠不及他在短歌創作上的成就(簡單來說,就是有一種稚拙之氣啦)。但或許正因為如此,在描寫情感悸動、初戀、友情這類主題時,反而這種沒有匠氣、不經雕琢的寫法,讓書中人物感情流露顯得自然真摯。

例如〈濱菊〉描寫主人翁到鄉下訪友,原本學生時代都是意氣相投的好伙伴,但到對方家作客,卻被冷淡對待的詳細經過。接近尾聲處,作者還留下了一句「千萬別相信學生時代的友人會是永遠的舊友而冒然訪問」,足見左千夫受傷很深。

〈保母家〉也是根據作者小時的經驗寫就而成,自己長大了,保母姊姊離開那一刻的難過不捨,得以窺見保母姊姊和小左千夫之間情深的羈絆,末尾〈野菊之墓〉那種哀傷稠悵之感,再度湧現。

〈姪女〉則講述一名五六十歲的老翁(應該也是他自己吧),出門買除草用的鐮刀,與途中人物的互動,以及順道去探訪姪女的故事。他以年邁之姿感受到人與人相處貴在交心,這樣生活才有樂趣,世界才會美好。

作者真的是個很真誠的人。讀完這些故事,會讓人感受到情感最純粹的部分。連帶小小反思了一下:這樣的情感、體認我們現在還有嗎?

好吧,我想你現在是不是覺得這好老生常談哪!但,作者也料想你會這麼說了:「說到這,你們又要說這是舊道德啦、落伍啦,但當今之世,人人口中了不起的那些人,似乎都不再以真心與人相交了。滿腦子只有自己的人就算手面再大,真正仰慕敬愛他的人恐怕少之又少。自私自利的人,就算再有學問、再有才智、再有財產,都不值得尊敬。」

不一定要別人尊敬,至少我們得要能尊敬自己吧。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 nicolas_gent ✿

◎本文為《濱菊》之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