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犢講座29】黃子欽&小子:書封的設計美學——從平面到數位 2/13 10:30
書封的設計美學——從平面到數位
主講者:黃子欽、小子
主持人:陳夏民
時間:2月13日(五)10:30~11:30
地點:世貿一館/台北國際書展主題沙龍
在一般讀者眼中,書封設計是種很神奇的存在,不同於一本書的作者與編輯,明顯地處於「幕前」與「幕後」,書封設計師則經常介於兩者之間。雖然理應是襯托與突顯書本的內容,近年來卻越來越受矚目,有些成功、有想法的書封設計,還會成為行銷新亮點,甚至成為取代文字內容,成為主導一本書誕生的重要推手。
知名設計師黃子欽與小子,就是這樣的書封設計師。兩人雖有不同風格,卻都擁有辨識度極高的搶眼特質。新生代設計師小子的設計近年常於同樣年輕的出版社所採用,無論是詩集或小說,這些可能令一般讀者望之卻步的純文學作品,都能在他手下變出一番新意;素有設計界「剪花王子」之稱的黃子欽,不只風格獨特,更以2014出版的《暴民画報》成為「以設計催生一本書」的最佳例子!這樣的兩位設計師,同樣關心庶民與街頭文化,手下作品卻風格迥異,究竟他們如何將生活與所學內化成創作養分,創作書封時又各自在意什麼眉角?甚至,如果給他們各出一個考題:「如何設計電子書封面」,他們會怎麼接招呢?
主講人介紹
黃子欽
1970年生台灣台南,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工藝系畢。曾工作誠品書店擔任平面設計與櫥窗設計師,現為個人工作室設計師。熱愛藝術、創作、舊書攤,喜愛運用舊影像創作,在舊貨裡尋找人們的共同記憶,會把舊書報刊、照片等老玩東西,以拆解、拼貼的方式,灌上保麗膠封存在透明固體裡,讓過往人們共同記憶,成為全新且透明的新固體。一九九六年起陸續在誠品書店藝文空間、台北當代藝術館、 TIVCA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等地展出作品。期待在「全球化」跟「邊緣化」之間,走出一條適合自己並可長久走下去的路線。
小子
1981年生,高師大美術系,高師大視覺設計研究所畢業,自大學時期即擁有豐富各式規模展覽經驗並親自規劃策展工作,並與多家出版社合作。作品範圍跨藝術創作、書籍唱片封面、展場設計、視覺識別。現為freelancer、策展人、藝術家、設計師。
主持人:
陳夏民
桃園高中、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創作組畢業,曾旅居印尼,著有《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騙你的》,譯有海明威作品《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海明威短篇傑作選》、《我們的時代》及菲律賓農村小說《老爸的笑聲》。現於桃園從事出版實驗計畫「逗點文創結社」。依舊相信熱血與友情,也還相信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