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難與紛亂裡 尋找心中遺失的美好
文/犢玫瑰
「當眾人在指責一個的『惡』的時候,最大的惡意是在眾人之中,而眾人的惡意是殺人的動力,大家急於要把一個人判死刑、要他死,這是很恐怖的,但我們的媒體不會去檢討這樣的東西,甚至『偽善』,那才是最可怕的事。」
桃園新屋保齡球館火警案,六位打火弟兄因公殉職,外界質疑聲浪大,意外點燃另一場口水大戰;面對一次又一次的災難,我們仍不願直視真相、面對問題,還在迂迴地旁側敲擊,依舊放任核心的議題藏匿死角,隱隱暗燒……
「難」絕對是生命中幸福的開始,「容易」絕不是該慶幸的事!
蔣勳在談論有關現代社會的新倫理時說到:「真正好的、有文化的規範,是內省的,不是向外指責,一味地向外指責,往往沒有能力去解讀更多的東西,也更容易被有心人士或是媒體煽動。」由此可見,現代人實在是缺乏內省能力,然而,要具備這種內在能力,是需要好好被教育的!
當我們過度吸收大量新聞媒體渲染的價值觀,然後任由它一點一滴地腐蝕著我們的心靈,在扭曲失衡的社會文化裡,人的面目是如此模糊,沒有辦法好好去思考人活著的意義與價值,而在快速變遷的極度不安中,人們逐漸失去那些曾經被記憶、被欣賞,或是被仰望、思念的存在,讓這個殘缺的世代,沖亂了身為一個「人」的內省和感觸。
忙碌生活,我們要試著保留一段讓自己安靜思考的時間,不論是靜靜聽音樂或是閱讀,試著靜下心來,慢慢找回失去的信仰,讓自己在對事物的期望中,重新去體驗追求原有的那股高貴、永恆不變的倫理價值。
參考閱讀:《生活十講》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oyan Br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