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著嘴脣想:我實在不知道該不該推薦這部片……

文/Alex Grey

原著小說應該是我看過的第一本言情小說,書本身的文學價值見仁見智,但情慾跟性愛的描寫真的是挺「活靈活現」的,而且或許題材相當爭議,但我也不否認某種程度而言是有趣的。所有的場景都寫得很有畫面,而且男女主角格雷先生和安娜之間,那種化學效應跟強烈的情感交流,的確也是描述地很生動。這種原本是自助出版的書寫到全球賣翻天,加上話題性十足,怎麼可能不拍成電影?於是就有了這部電影版的《格雷的五十道陰影》。

已經看過書了但又沒有特別喜歡(畢竟本人是個男性……),為什麼還這麼期待這部片?我想大概就是「好奇心」作祟吧。剛剛說過書的描繪相當生動,第一部(小說共有三本)裡面大量的 SM 情節,也是平常比較難真的看到的領域,這些場景該如何真的躍上大螢幕?另一方面也是想知道,原著的描述這麼露骨,到底要怎麼改編、怎麼拍,才能忠於原著又能上院線?男女主角會由誰來演?兩個人在戲裡面到底會打得多火熱?……光是這些揣測,也足以讓人會有想一探究竟的衝動了。

原本以為電影會涵蓋原著三本書所有的內容,後來證明是我多想了,這種明知會掀起話題票房也不會差的作品,怎麼可能一次就拍好,電影果然停在第一部結尾的地方,留下了(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沒什麼想像空間的)伏筆。

整部片除了性愛場景之外,的確是稍微乏善可陳了些,但這倒也不能怪整個劇組,畢竟是改編自一本這麼強調性愛過程的小說,能拍成這樣真的已經很了不起了。不是開玩笑,我還真的很想稱讚一下片商、導演和編劇,從開拍以來就不斷拋出各種訊息,男女主角的選角不用說,光是帥氣性感的格雷先生該找誰演,網路上就已經吵(炒)翻天了,應該有超過十個以上的男星都被列為可能人選,更不用說還有後來的辭演、換角風波。

即使只是某個配角(書中的配角戲份真的都不多,都很功能性)的選角,敲定演員之後也是在各大媒體、社群網路上大書特書,好像怕大家不知道:我們正在趕工拍一部大螢幕 A 片,快來關注我們吧!

導演真的很值得鼓掌一下,不是因為這部片有多棒(基本上就是商業片無誤,但畢竟原著就充滿話題與爭議),而是在這種基礎上,竟然還能把整部片的質感弄得不錯,光這點就真的值得鼓勵一下了。編劇也很讓人佩服,雖然礙於片長的關係,省略、刪掉的橋段真的很多,但重點都有帶到,還都能連接得算是流暢,真的不簡單。

飾演女主角(也是全書第一人稱)安娜 Anastasia 的 Dakota Johnson 表現也很好,這個演出並非多麼驚人或深刻,但她真的有呈現出初見格雷先生時受到震撼,後來開始意亂情迷、渴望、外柔內剛……等種種情緒與特質,把這個角色的感覺掌握得很好,至少對我而言是一個成功的選角與演出。

至於飾演靈魂人物格雷先生、克里斯欽 Christian Grey 的 Jamie Dornan,不得不說實在是個很微妙的部分。純以外型而言,雖然我覺得有更好的選擇,但依然是個很不錯的選角。但微妙的地方在於他對這個角色的詮釋,坦白說他實在演得很僵硬,內衣褲男模出身的他,演技很明顯不是強項,但他這種生硬不自然的演法,卻又很傳神地把書中克里斯欽的形象給帶了出來,所以我還真的不知道該說他爛還是棒。

Christian: Oh, f**k the paperwork……

原著中如果要我說出一個比較喜歡的部分,大概是安娜跟克里斯欽之間的化學作用跟情愫,所以撇開那些性愛場景的描述,他們之間的關係有重大進展的幾個橋段,反而更吸引我。這個電梯場景就是其中之一,電影裡面也很忠實地呈現了出來,門關上之後,克里斯欽低吼一句「Oh, f**k the paperwork……」,拋開原本所有的克制狂吻著安娜,也就預告了他們之後的關係了。

總而言之,我實在不知道該不該推薦這部片,但無論如何,整體的拍攝水準真的很不錯,題材也特別,假如沒看過書的話,倒也是還蠻值得看的。附帶一提,片中的配樂都非常符合意境,選曲都很恰如其份,這張原聲帶其實很值得聽一聽。

Photo from Fifty Shade Of Grey

延伸閱讀:

  1.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2.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I:束縛
  3.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II: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