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拓點+數位創意:百年歷史日本JTB出版集團,玩出新世代不老精神
文/何宛芳
一本書的背後,從頭到尾到底要有多少人張羅才能誕生?編輯團隊要有多大才能產出足夠細膩的文字與資訊?如果這樣的問題曾經出現在你的腦海裡,或許你就會對日本 JTB 出版集團旗下旅遊書系列 Rurubu(るるぶ)的作法,感到相當有興趣。
首創日本旅遊書鉅細靡遺的掃街風格的 Rurubu,其 JTB 出版事業本部長秋田守表示,Rurube 編輯團隊的組成可能高達一千人:「日本有 47 個都、道、府、縣,每一個地方就有十到 20 人不等的寫手,比較大的地方,寫手甚至高達 50 人,」他一邊說明一邊笑說自己以前也沒仔細精算過,想想還的確挺驚人呢!
而現在,這家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出版社,還要讓讀者自己當編輯,客製專屬自己的旅遊電子書,開創出老店特有的新風采!
以大規模團隊 建立無差別情報誌基礎
究竟一千人的編輯團隊要怎麼運作?秋田守解釋,每一個在地的寫手,都會隨時提供當地第一手的旅遊情報,中間還有編輯層層把關,只有品質最佳、最適合的內容,最後才會被收錄在旅遊書裡,成為讀者出外的旅遊指南。

許多讀者都對於日本旅遊書籍鉅細靡遺的程度,大感驚奇,那種一打開書,立刻有如大浪打來的資訊量,每每令第一次接觸的讀者咋舌不已。原來背後,的確有其獨到之處!
「我們的出現,改變了日本一直以來情報誌的模式,」秋田守指出,過去日本的旅遊情報都只刊載最知名、對受歡迎的景點,每一本幾乎都大同小異。直到 Rurubu 旅遊情報誌在 1984 年創刊後,才以大規模的編輯團隊,正式建立了「無差別情報」的模式,讓旅行者有機會從各式各樣的旅遊資訊裡,自行挑選喜歡的行程,也間接釋放了讀者的旅行自由度。
Rurubu 所屬的 JTB 集團,也大有來頭。若將其前身「日本交通公社」的歷史計算在內,JTB 集團可是一家跨越一世紀的老牌旅行社。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交通公社」就已經有為旅客提供「火車時刻表」的服務,從此一角度看,其最後實際跨足出版,也就是自然而然的演進了。
自己的書自己編 客製化服務更上層樓
即使目前網路上旅遊情報的資訊量,幾乎已經可用「氾濫」來形容,秋田守也不認為這會成為 Rurubu 的威脅;他認為,過往 30 多年來建立在「正確度」上的品牌信賴感,就是 Rurubu 進入新世代的最佳資產,此外,各種在數位上的新嘗試,也逐漸在讀者圈裡獲得迴響。
秋田守表示,除了像 Rurubu 的大品牌外,日本其實有非常多的小型地方旅遊出版社,持續出版在地的旅遊資訊。散落各地的小出版社裡,有些是獨立品牌,有些是隸屬於旅行社,但他們在進入數位世界時,都面臨了相同的難題:既沒有人力,也沒有財力將自家出版品數位化!
如此的市場空缺,啟發了 JTB 在數位出版的新嘗試:JTB 不但開始有系統的將自家 Rurubu 內容進行數位化,也開始為小型地方情報誌出版社,提供電子書轉製服務,並在 2014 年 10 月,推出了最新的數位出版服務「旅行的種子」(たびのたね)。
在「旅行的種子」平台中,讀者可依照自己的旅遊需求分章節購買,甚至還可以把將分屬不同出版社的章節內容,編輯、打包成一本個人專屬的旅遊情報誌。剛推出時,平台只提供北海道、沖繩為主的 20 個地區,現在已在讀者的強力要求下,積極擴展到 50 個點。高度客製化的作法,也為 JTB 贏得了日本電子出版協會的 JEPA 電子出版獎(JEPA 電子出版アワード)!
跨國拓點為未來發展重要目標
除了國內市場外,Rurubu 也正式要將拓展的腳步,延伸至海外,並選擇在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作為首波海外落地的據點,而在書目的選擇上,也大膽的以一般書市較少看到的「九州」作為第一波主打。在台灣市場,JTB 也將與華雲數位合作,推出《九州日本》、《香港》。
秋田守分析,從 JTB 旅行社所掌握的遊客實際資訊中,他們發現九州非常受海外遊客的青睞,近年熱度也持續加溫,但反觀第一波鎖定的市場中,卻很少有相對應的旅遊書籍,「這就是同步掌握旅行資訊與出版資訊的跨界優勢,」秋田守說。
JTB 的跨界能量,究竟能為競爭激烈的旅遊書市帶來什麼樣的刺激與火花?這也讓人更加期待起在後續 Rurubu 在亞洲各個市場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