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舉手】太真實、太叛逆、太不恰當,但卻讓人不得不愛的繪本界bad boy:Tomi Ungerer
文/Heidi Su @ Green Tots Club
記得前一陣子受人爭議、惹來殺身之禍的法國雜誌《查理》嗎? 今天要介紹這位藝術大師 Tomi Ungerer 也出自法國。如果有人說法國真是專門出一些無懼驚世駭俗的藝術工作者,我倒是一點也不反對。
朋友在一月開始陸續傳訊息告訴我,Tomi Ungerer 的特展出現在紐約市 Drawing Center 囉。快去看!因為工作的關係,拖到二月底的一個禮拜五終於成行。紐約今年的冬天特別嚴寒,雖然沒有大雪但是走在零度以下的冷風中還是一種挑戰。由藍線的 E Train 走出來,找到 Wooster Street,馬上就看到了這棟最近剛耗資裝修完成的 Drawing Center。
也許是天氣寒冷的關係,禮拜五下午到 Drawing Center 看展覽的人潮不多,其實這正是每次看展時所渴望的寧靜。剛進門吊大衣,就有一位老太太雀躍地走進來,告訴接待的先生,Tomi Ungerer 是他小時候的繪本偶像,她從小就看他的書長大的。接著她看到展示櫃上的《Otto》、《Moon Man》更是開心的叫出來,「就是這些,我童年的記憶」。
我心裡想:當我五、六十歲,看到記憶中的童年繪本展時,會像這位老太太那般雀躍嗎?
其實,提到這段主要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現在要介紹這位繪本界 bad boy 受歡迎的程度。粉絲年齡層大概可以橫跨二十到六十歲。其實,我想了許多標題介紹這位具爭議性的童書作者,但是想很久都找不到合適的標題。因為這位繪本界的大師其實和許多童書作者一樣,身兼數職。他除了寫童書外,也兼任《紐約時報》、《Village Voice》常駐插畫家、曾幫紐約市彩劵(New York Lottery)和食品公司做商業設計。他在報章雜誌上的插畫表達的意識形態可以說是百無禁忌。
他接商業設計的案子,也非常的「法式」。他毫無顧忌自己童書作者的身分,接下紐約東村的一間夜店(night club)商業案,設計非常大膽與直接的「情」、「色」風格海報。並且出版了當時頗具爭議的「Fornicon」成人書。
Tomi Ungerer 是位多才多藝的創作者。也因為頗負盛名,這件事也造成他在美國圖書年會(ALA)中,被追問:為什麼身為童書作者卻又無顧忌接案孩童不宜的情色創作?可能因為被在場的媒體群眾逼到牆角,Tomi Ungerer 下面的回答的確讓當時在場的每個人聽完後,下巴都要掉下來:
如果人們不上床,就不會有孩子,沒有孩子,我就沒工作。
太驚訝、太真實、太叛逆、太不恰當……
你大概可以想像在美國年度圖書盛會中這樣的回答會有甚麼樣的群眾反應。Tomi 那天在美國圖書年會中的這句話直接將他當時在美國童書出版界的盛名與工作機會瞬間消滅。即使是五十年後的今天,民風已經不保守,當你看這句話出自你孩子的童書作者口中時,是不是還是不經地替他捏把冷汗?或是直接將他的創作類為拒絕往來戶?
自那次事件後,他的所有童書隔天立刻就從圖書館、書店、學校下架。所有的美國出版社立刻對他關上大門。再加上當時他強烈反對美國加入越戰,Tomi 先生也很有個性的舉家離開美國,搬到位於美國緬因州邊界、隸屬加拿大的 Nova Scotia 自我放逐,幾年後搬到愛爾蘭定居。如果說才華洋溢的藝術思緒是他的優點,那麼易有話直說可能就是他的弱點。但是,他自己是這麼看待美國的:
不知為何,(在美國)大家只允許人擁有一種身分,所以我成了個丑角──因為我是童書作者,但也會畫別的東西。
在那次言論後,他的藝術成就在美國以外的地方仍受到肯定,陸續獲得安徒生大獎(Hans Christian Andersen Medal for)與歐洲童書大使(Goodwill Ambassador for Childhood and Education of Council of Europe)等對他童書創作的肯定。
在「Tomi Ungerer: All in One」展覽中,你可以找到很有趣的不同區塊:童書創作、商業廣告、意識形態海報以及情色畫作。這些區塊其實都是個獨立的藝術領域,一般人可以在其中一個領域稱霸就已經很了不起,Tomi Ungerer 似乎在每一個領域創作都令人印象深刻,這也證明了 Tomi Ungerer 的才華洋溢。
童年生活
展覽中有一角放的一本可愛的畫冊,是他童年時在納粹佔領法國後的學校日記,可以看到他成長的時代背景。
這本書是 Tomi 的第一本畫冊,畫冊是在納粹佔領法國之前完成的。你可以看到文字讚揚法國的國旗,圖畫中還可窺見 Alsatian 區特有的傳統三色髮飾(cocakdes)。
當時還在法國還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所以童年的生活大概可以用顛沛流離來形容。在介紹《Otto》一書裡面的泰迪熊時,他回憶到自身童年,有一段時間,睡前他都必須將泰迪熊放在他的背包裏面。因為在晚上睡覺時,可能隨時會被叫醒躲空襲。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他的童書總會提醒孩子人生中的不完美。
展覽中可以看到 Tomi 小時候就流露的叛逆因子。當時法國已經被德軍佔領,他的作業簿上將德國軍人與法國的水手描繪在一塊。看來是老師改作業時沒有留意到,所以才沒有被特別圈出來。
大師小時候的偶像
展覽中我最令我感到驚奇的是這張塗鴉。大家猜猜這是?
沒錯。這是迪士尼的米老鼠!他童年的偶像和很多小朋友一樣,也是米老鼠。在法國後來被納粹占領後,迪士尼的卡通被納粹視為不良影片,馬上被禁止在所有德軍佔領的學校裡面撥放。但是 Tomi 回憶:「我能夠很輕易地想像唐老鴨、米老鼠或超人,以及其他這類角色,被蓋世太保忠實地逮捕,送去做苦工。」
紐約試金石
Tomi Ungerer 在 1956 年抵達紐約時,身上只有六十塊錢。當他終於有機會將《Mellops》的草圖展示給當時童書界的明星編輯 Ursula Nordstrom 時,Ursula 告訴他,「我很欣賞你的畫作,你可以回家了。」
其實,Ursula 心中有些擔心《Mellops》故事裡的黑暗面可能會影響銷售,但她仍然簽下 Tomi 第一本童書《The Mellops Go Flying》契約。Tomi 的童書生涯自此也開始 flying high。《Crictor》(1958)、《Adelaide》(1959)、《Emil》(1960)、《The Three Robbers》(1961),和《Moon Man》(1966)。這些書中你可以感受到 Tomi 一貫的黑暗風格──老鼠、蝙蝠和綁架犯人等。當別人問他為什麼會喜歡在書中使用這些角色,他的答覆也很妙:
喔對,那些老鼠、禿鷹、蝙蝠什麼的……但在《The Three Robbers》裡,他們最後會為社會做很多好事,所以,為什麼不讓他們出場?你總得給人一點機會。
諷刺的是 Tomi 在書中願意給這些犯錯的人一個自新的機會,但是他自己當年在 ALA 的言論並未得到美國人的原諒。
童書創作
他的童書創作中總不忌諱讓孩子看到現實生活的黑暗面。
《Otto》中他讓孩子看到戰爭的離別;
《Moon Man》讓孩子看到群眾對於外來者的排斥;
《The Three Robbers》也是超奇怪,三個綁架小孩的壞人最後良心發現變成好人,將偷來的金塊做善事。我自己猜想這位奇才在創作時大概都沒有把小孩子當小孩子吧。
下面是他對於大家對他童書中常帶有「恐懼」所作的解釋:
我所有的童書作品中都有恐懼的元素。我一直試著讓孩子感受到一點恐懼。為什麼?這非常重要,因為你必須克服你的恐懼。就像我的作品《The Three Robbers》讓我著迷的,就是善與惡之間的停戰地帶。你知道,停戰地帶不是彼此廝殺的地方,而是彼此接觸的地方,我認為善可以從惡中學到很多事,惡也可以從善中學到很多事。它們為什麼不能一起玩玩呢?嘿,人生就是這樣的。
好有意思的人生詮釋。
意識形態海報
在展覽中放了幾幅他幫紐約時報的海報和反越戰海報。
另外,還有一幅很有意思黑白大戰海報。讓我想到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主持人開場白使用反諷的口誤說「歡迎大家來到這個很『白』的活動」 。這幅畫在今天看來,還是很讓人玩味。
情色畫作區
進入這一區時,有一個小紙條寫著「本區的展出畫作,需要家長自行決定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很有趣,五十年後的今天,Tomi Ungerer 的畫一樣在美國還是充滿爭議,Drawing Center 也沒有辦法抵擋可能的抗議,所以擺出這個「免責牌」。
這個區塊展覽的可以窺見 Tomi 的 another life──情色畫作。就是這些作品將 Tomi 無法在美國被介紹為一個「專業的」童書作家。因為網路關係,我也就不把這區的圖片放在文章中,因為我比 Drawing Center 更 small potato,更需要「免死金牌」啊。
最後,以 Tomi Ungerer 好友對他的介紹,做為「Tomi Ungerer: All in One」觀展的最佳註解:
我是個無師自通、聒噪的瘋子,但沒有 Tomi 那麼瘋。或者說,沒有 Tomi 那麼厲害。比不上。他在某種非凡的事物上擁有自己的脈動,會讓人放下戒心、覺得好玩,完全不正經。一個童書作者去做這麼多不同事情,是很少見的。他就是到處打破門窗、瘋狂地樹敵──但似乎沒人在乎他的本意。所以他被惡意對待,被討論的次數不及他應得的標準。他沒被當成典範,但他其實代表整個世代。
現在你還覺得他是童書界的 bad boy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