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出版偵查課】編輯生涯的第一階段應先立志做出暢銷書

有些新朋友進了出版業,日子越過越不開心,我也曾在出版業內過得不開心,現在把個人的體會分享一下。

在出版業為什麼會不開心?原因通常很實際,你做的東西,讀者不買單。不管是什麼書,文學、非文學,市場主流、非主流,你覺得花盡了吃奶的力氣,做出自己最滿意、意義重大的作品,不幸讀者就是沒感覺,給你冷漠的無視。

我本將心托明月……

你不信邪,花更大的力氣做封面、下標題、寫聳動的文案、在自家臉書賣力宣傳、找各種贈品給通路辦活動……但讀者還是不來,點閱數還是寥寥,排行榜從來沒沾過邊。

你覺得這是個讓人沮喪的行業,努力不會有回報,讀者毫無眼光:我明明已經盡力了啊,讀者就是不買單啊,還能怎麼辦呢?我的生涯裡看過許多優秀的朋友就這樣把自己推入無解的死循環。為什麼說是死循環呢?因為在這個行業裡,抱怨讀者是最沒意義的事了,你沒辦法把讀者抓來,一個一個耳提面命,提醒什麼該看,什麼不該,而且就算你提醒了,讀者回家也不會照辦。你怨讀者,讀者也怨你,你出的是什麼啊?我看不懂啊。

我們本來就知道讀者腦袋不好,見識不高,低俗淺薄,毫無深度。我們不就是想改變這種狀態才做了這行的嗎?讀者不賞光不就證實了原先的判斷嗎?你如果不打算改變理想,你就得改變表達。抱怨是不會改變既成狀態的。

你不可能改變讀者,如果你把問題都怪在讀者身上,那就是一個無解的死結。要跳脫這個死結,只有一個辦法:請重新認識讀者。

不要再以「我」的角度看事情,不要再以為我有理想,我做的書有意義市場就應該買單。理想需要讀者才能實現,意義需要回饋才有價值。這不只是講商業營收問題,這裡談的是訊息傳播的本質問題——如果一棵樹倒下了,而沒有人聽見,那麼它有沒有發出聲音呢?任何書就是為了把訊息傳遞到更多讀者腦中,營收只是其中附帶的回報。

請用所有力氣擁抱讀者的欲望

每個編輯生涯的第一階段應該先學習如何在市場上存活,而不是想著如何實現理想、教育讀者。理想是給有能力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人用的,如果你整天擔心著第一刷能不能賣完,稿子的點閱率始終那麼難看,辛苦做的節目一季不滿就要下檔……這樣即使你想著教育,實際上也沒人理你呀。

編輯生涯的第一件任務,應該是先立志做出暢銷書。做到了這件事,你可以體會到市場的邏輯,讀者的渴望,並且擁有自信。不必再陷在抱怨讀者為何不肯賞光的死循環裡。

擁抱市場要從產品開始

如果你以為讀者的欲望就是那些狗血、八卦、小模、露奶,你就錯了。人性的複雜需求遠遠超過我們想當然耳的層面,我喜歡舉的例子就是全世界非文學類暢銷書的世界冠軍,既不是投資理財,也不是減肥塑身,而是天文物理學家史蒂夫霍金相當深奧的天文物理學專書《時間簡史》。讀者並不介意深奧,問題是你得做對事情。

有些深奧會成功,有些深奧會失敗,怎樣的深奧會成功、獲得讀者青睞?許多成熟編輯都有多年修練的領會,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找到那些事物,提煉出它們所依循的法則。你可以在排行榜看見那些法則真實的展現。

有了有魅力的產品,後面你做的行銷動作(就是做封面、下標題、寫聳動的文案、在自家臉書賣力宣傳、找各種贈品給通路辦活動……那些事),才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