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青春一定要有異性朋友可是清志絕對不是這樣想

文/鳳梨

Photo From Flickr by fuba recorder

最近有部校園漫畫在日本紅透半邊天,故事內容描述5位男生成為某間女子高中招收解禁的第一批男學生。5位勇者抱著天堂的心態來到學校,殊不知他們是羊入虎口!!

漫畫中深入描寫青春期男子對於女性的片面資訊、自身性向的疑惑、同儕壓力下的男子氣概以及異想天開的情慾幻想;同樣的,女孩部分也大量著墨了對於男性的奇怪偏見、手帕交之間的競合、情慾出口,故事就在男孩與女孩的青春差異不斷碰撞、演進。雖然有些情節荒謬奇幻,青春期的確就是如此的怪異,以台灣男性來說,那應該是除了當兵外,人生最多故事好說的幾年。

正因為青春如此不羈,任何變因都會放大效果,何況是異性這麼刺激的因素。對走過那一段的成年人看來,青春可能只是無聊的中二病大發作,但當青春果實在異性的存在下催熟,許多細微的小資訊就會轉化成加速果肉迸裂的酶。當大量的酶飄蕩在校園,師長們做好幫助這些果苗成長的準備了嗎?還是,師長們本身就是那個加速器?

史上最年輕曼布克獎得主,伊蓮諾‧卡頓在她的出道作《彩排》中,敘述一場校園師生戀,因學生未成年而演變為男師性侵女學生的醜聞;熱愛戲劇的男孩正積極參與試演,希望能獲得戲劇學校的入學許可。當同學在舞台上遭受毆打,他驚覺到舞台比想像中更加「偽裝」;女校不少學生都到鄰近的音樂教室上課,神祕的薩克斯風老師總是正經嚴肅地追問學生對音樂的態度,但在他亟欲教育年輕人的動機背後,卻藏著一段自己的神祕情感……三段故事如舞台劇,輪流換幕,穿插交會,一幕幕描繪當喜愛的異性看中的不是自己,那該如何對待被選中的人;當初戀似乎要進站,男孩與女孩的心裡話冒險。

看著這樣的故事,耳朵就會迴盪起五月天,這真是太奇怪的連結了,一定是大雨下的附中制服太美。

前面提到的漫畫叫做《監獄學園》,全校有一堆女生卻只有五位男性很怪嗎?日本前陣子發生了女子學園開放男性入學,全校只有一位男同學的情況。猶記得一開始新聞底下的討論都是「這男子爽翻了」,中後段就變成「他會變成畜牲吧!」不知道有沒有辦法找到該同學的部落格好好研究一下,這種存在於男生幻想的校園生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