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捷運散步手帖(紅線)》:陳澄波與重建街
文/水瓶子
彎彎曲曲、新新舊舊、上上下下的重建街,有著輝煌的過往。走在石板路上,看著畫家陳澄波筆下的淡水風情,這裡是淡水最早的一條街。
重建街的階梯與坡路是以前北海岸丘陵的住民往來淡水的步道。之前政府在此做道路規劃的時候,直接在地圖上標示出一條馬路,沒有考慮到淡水是個山城,高高低低的,如何開路呢?所以這條馬路到現在一直都還沒有開成,但有些土地已經被徵收,有些還沒,所以現在重建路上有很舊的老房子,也有新蓋的公寓,有些空地是停車場,甚至有些房子前面被拆除、往內縮。總之,整體來看是很奇怪的現象。
重建街的老街屋在此還看得到。由於這裡沒有亭仔腳,鄰著馬路就是石階,一進去就是店舖,有的老屋深達五十公尺,寬卻只有六公尺,而小巷道有時也只有一至兩公尺,我就曾看過有人要到紅樓,一直在重建街上來回走著,就是不知道要進去小巷子才能到達。
這裡的老屋不像迪化街有兩、三層,大多只有一層,而晚輩就住在閣樓上,中間有天井,後面也有廁所的設計。我在重建街的老屋子爬上爬下,有時進到荒廢的屋子,會有惡犬的叫聲。而頹廢的磚瓦常長出清翠的雜草,有的老屋還看得到「銃眼」;因早年時有盜匪出沒,所以很多老房子都有防禦的設施。重建街有家門口有顆大石頭,據說是大屯山火山爆發的火山灰掉在這裡。
重建街旁的紅樓起建於 1895 年(正是清朝正式把台灣讓與日本成為殖民地的時間),於 1899 年完工。這樣的洋樓佇立在半山腰,望著出海口的景緻,是貿易與軍事的重地。紅樓看著日本人離開、身後板橋林家的白樓倒榻、老街老建築拆除的過程、商船軍艦的消失還有觀光客船的重新開啟。人們來來往往,而紅樓依然在此。
走在這裡,看著四周的景色,讓我想到陳澄波的畫。他曾經在淡水住過一陣子,據說就是在重建街這附近。眺望淡水河,陣陣蕭瑟的冷風吹來,有些許滄桑感!每次到淡水總要躲過擁擠的人潮,在小巷子爬幾步的階梯,走過重建街,繞過小巷子,一探紅樓究竟,拍張照片,然後回家。
淡水龍山寺
★1858 年,滬尾當地居民洪光海、洪光城捐出寺廟現址,龍柱門樑等重要建材也是透過商船載運而來。這裡的石碑或是牆上的藝術作品顯得樸質而不華麗,屋簷下的匾額更突顯了清代以來的歷史故事。隱身在市場的龍山寺,還聞得到魚肉的腥味,平實地走過百年來的喧囂,有別於淡水老街的假日人潮,更顯得特別。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山路 95 巷 22 號
☎02-26214866
重建街
★重建街的階梯與坡路是以前北海岸丘陵的住民往來淡水的步道。之前政府在此做道路規劃的時候,直接在地圖上標示出一條馬路,沒有考慮到淡水是個山城,所以這條馬路一直都還沒有開成。陳澄波曾經在淡水住過一陣子,據說就是在重建街這附近。眺望淡水河,回想畫中的景象,陣陣蕭瑟的冷風吹來,有些許滄桑感!
淡水紅樓
★1895 年,清政府正式把台灣讓與日本;1899 年紅樓完工。這樣的洋樓佇立在半山腰,望著出海口的景緻,是貿易與軍事的重地。紅樓看著日本人離開、身後板橋林家的白樓倒榻、老街老建築拆除的過程、商船軍艦消失以及觀光客船重新的開啟。人們來來往往,而紅樓依然在此。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三民街 2 巷 6 號
☎02-86311168
香草街屋
★香草街屋的主人蔡以倫在淡水種植香草,在重建街成立香草街屋做香草相關產品的教學,還經常舉辦淡水老街的史蹟導覽、創意市集等活動,是在地人講自己故事的良好典範。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重建街 14 號
☎0922-295355
※ 本文摘自《台北捷運散步手帖(紅線)》,立即前往試讀►►►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d!z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