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馬遜再次陷入壟斷爭議 這次換歐盟出招
編譯/白之衡
電子書的流通量近年持續攀升,而在這塊市場長期占有優勢的亞馬遜(Amazon),巨大存在感越來越教人難以忽視,歐盟執委會(Europe Commission)近日發出新聞稿,正式啟動亞馬遜於歐洲商業行為的調查,要確認其與出版商之間合約,是否保有可供檢視的公平性。
最直接引起歐盟執委會注意力的,是在亞馬遜與出版商的合約中,存有一條在國際貿易中被稱為「最惠國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的條款,這個條款賦予身為「最惠國」的亞馬遜兩種權利:一、出版商如果提供亞馬遜競爭者更優惠或不同的商業條款,必須告知亞馬遜;二、出版商必須提供亞馬遜與競爭者至少相等的條款與條件。
歐盟執委會在新聞稿中坦言,他們擔心這樣的條款「會讓其他電子書商越來越難以研發創新的產品與服務來與亞馬遜競爭」。
主理競爭政策的歐盟執委會委員維絲塔格(Margarethe Vestager)說:「亞馬遜開拓出成功的事業,提供消費者全面的服務,其中包含電子書。我們的調查並不對此提出質疑。然而,我的職責就是確保亞馬遜與出版商之間,不會利用遏止其他電子書商提出有效的創新與競爭,而對消費者造成傷害。我們的調查將會顯示這樣的擔憂是否屬實。」
歐盟執委會屢屢依反托拉斯法出招
歐盟向來在反托拉斯的議題上毫不手軟。2004 年與 2009 年,歐盟執委會就分別對微軟與半導體龍頭英特爾,重罰 4.97 億歐元與 10.6 億歐元。事實上,這也不是歐盟執委會第一次對電子書業者展開反托拉斯調查。目前,同時因疑似托拉斯而被歐盟執委會盯上的,還有搜尋龍頭Google。
2011 年,歐盟執委會就曾經指出,蘋果與美國五大出版商為了抗衡亞馬遜而實施的「代理商訂價」(agency pricing),使得其他電子書商無力自行定價加入市場競爭,違反了歐洲的反托拉斯法。經過訴訟,蘋果與五大出版商在隨後兩年內分別提出妥協過的調整。
蘋果與五大出版商不僅在歐洲吃了悶虧,回到美國之後依然討不到好處。美國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的調查也認為,這幾家公司在定價上的串通行為違反了美國本土的競爭法。
在隨後幾年的長期訴訟下,他們紛紛妥協,或各自與亞馬遜重簽合約,或像 HarperColloins 提出自己的遊戲規則,總之在法律框架下,電子書市場版圖被迫重新洗牌,再次讓亞馬遜獨霸一方。
壟斷與否 尚待歐盟執委會一一釐清
不過,並不是所有執法人員對此案抱持著一樣態度。據《衛報》報導,一位美國上訴法院的法官就曾注意到,美國司法部的判決,讓蘋果和出版商對抗亞馬遜近乎壟斷而付出的努力功虧一簣,他認為這是相當「不尋常」的事。
「這些人(蘋果與出版商)聯合起來就是為了對抗壟斷者,難道這不重要嗎?」在報導中,這位法官曾經在法院上這麼說,「這(他們的努力)就好比……老鼠們決定要在一隻貓身上掛上鈴鐺一樣。」
至於亞馬遜方面,在針對歐盟執委會調查的聲明稿中說,他們有信心「與出版商簽訂的合約都合法,且賦予讀者最大的利益。我們很期待,在接下來全力配合調查期間,能夠為執委會證明這一點。」
歐盟執委會目前尚未為這項調查設定時間表,調查的時間與程度仍必須端看諸多因素,「包含本次案例的複雜性、涉及本案的企業與執委會的合作程度,以及辯護權的執行。」他們如是說。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William WarbyCo.
資料來源:
-
Candlewick Press is seeking a PUBLICITY, BRANDS, AND CONSUMER OUTREACH DIRECTOR .NEXT JOB
European Commission Opens Amazon E-book Probe - European Commission probes Amazon over e-book publishing contracts
- Antitrust: Commission opens formal investigation into Amazon’s e-book distribution arrangements
- European commission to investigate Amazon’s ebook dom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