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特伍為100年後的讀者寫下《草寫月》藏於雲杉林間,很抱歉你我都與它無緣
編譯/陳松筠
從奧斯陸峽灣的一個火車站出發,一群人隨著加拿大女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graret Artwood)緩緩步行至北邊一座種滿雲杉樹幼苗的森林,見證「未來圖書館」計畫的首次交稿儀式。站在森林裡,愛特伍拿出了她最新的作品《草寫月》(Scribbler Moon,暫譯),親手將文稿交給「未來圖書館」的計劃發起人,蘇格蘭概念藝術家派特森(Katie Paterson)。
In Norwegian forest for @FuturelibraryNO handover: @aft_kultur @Fanadoevents @wattpad @periscopeco @TwitterBooks pic.twitter.com/Tsuo1AcabQ
— Margaret E. Atwood (@MargaretAtwood) May 27, 2015
「未來圖書館計畫」於 2014 年正式啟動,計畫的信託委員會組織了一群文學專家,每年向一名作家邀稿,交稿時間為一年後,文體及字數不拘。以小說《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聞名的瑪格麗特⋅愛特伍是第一位獲得邀稿的作家。
這些稿件都將被封存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的圖書館,直到 2114 年才對外發表。鑑於未來紙張可能絕跡,「未來圖書館計劃」 去年也在奧斯陸植下了一千棵雲杉樹幼苗,確保一百年後能有充足的原料印製這些作品。
「未來圖書館計畫」的核心信念是:百年後仍有人類存在並且持續閱讀著。
Future Library, Katie Paterson from Katie Paterson on Vimeo.
派特森接受《衛報》訪問時說:「如果我們不相信百年後仍然有『書本』,這個計畫也就不成立了。書或許會產生我們目前無法想像的高度變化,不論是數位或非數位,但翁貝托⋅艾可(Umberto Eco)曾拿車輪來比喻書,認為『這東西還有可能做得更好嗎?』。所以我相信書本仍將存在,而這個計畫則是我們盡一己之力保存紙本書的方法。」
《草寫月》的內容除了愛特伍本人以外沒有任何人知道,對於當代的讀者也將永遠是個謎,除非我們有人能活到 2114 年。創作一部給百年後讀者的作品是什麼感覺?愛特伍寫道:「想到自己的聲音將在沉睡百年之後突然間被喚醒是多麽奇妙的感覺?屆時那雙尚未出世的手將稿子從箱中取出時,而我傳達出的第一句話會是什麼?我想像這樣的接觸,就像我第一次看到三個世紀前遺留在墨西哥洞穴裡的紅色壁畫一樣。有人能解讀出真正的含意嗎?但它傳達的大意每個人類都能接收:它說『你好,我曾存在』。」
「未來圖書館計畫」的第二位邀稿對象則是發表過知名小說《雲圖》(Cloud Atlas)的英國作家大衛‧米契(David Mitchell)。
We are overjoyed to announce DAVID MITCHELL as 2015 author for Future Library! Welcome on board @david_mitchell pic.twitter.com/GMCZ7T3hZb
— Future Library (@FuturelibraryNO) May 27, 2015
資料來源:
- Into the woods: Margaret Atwood reveals her Future Library book, Scribbler Moon
- Margaret Atwood puts unseen manuscript in ‘Future Library’
- Margaret Atwood delivers secret manuscript to be published in 2114
- Author Margaret Atwood Contributes Manuscript To Future Library
- 等新書熬成文物 愛特伍最新作品 一百年後才讀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