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記事】南海議題升溫,擁有太平島主權的臺灣,關鍵角色不容忽視!
文/林宣瑋
對臺灣而言,南海雖在千里之外,但卻意義非凡。坐擁大量天然寶藏的南海,除了豐富的漁業資源、自然生態之外,還具有絕佳戰略地位,是周遭各國兵家必爭之地。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 2014 年引起台商大動盪的越南排華運動,導火線也是南海問題。近日,南海議題重上風頭,各國都嚴陣以待,臺灣也應對此議題有更多瞭解與認識。
在「犢講座34:南海危機一觸即發:臺灣該如何因應?」中,國際新聞資深媒體人、風傳媒副總編輯閻紀宇一開場便指出,2014 年中國大陸為了宣示南海主權,派遣海洋石油 981 號到南海進行探勘作業,但當進入到越南海域時,卻引起越南政府不滿,進而帶動越南排華暴動,當地台商也深受其害。

面對中國壓力,美、日、菲、越動作不斷
近期美國也不甘示弱,派出國防部長到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大飯店與大陸代表進行談判,之後又到越南、菲律賓、日本,共商南海大事。日本則提出香格里拉對話倡議,菲律賓、越南也發動自己的民族主義運動來宣示主權,當今各國對南海虎視眈眈,提出許多武力抗衡的辦法。而這一切,都是要針對中國。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持續地填海造陸,增加島嶼以鞏固地位。
事實上,這場令人驚心動魄的爭奪戰中,在中華民國政府也是玩家之一。如果上中華民國內政部官網,可以發現南海至今為止仍是我國的管轄範圍;此外,我們手上擁有南海中最大的天然島嶼——太平島,也讓我國在南海議題上,擁有相當話語權。暨 2012 年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後,馬英九總統也在今年 5 月提出南海和平倡議。

立法委員林郁方指出,2012 年時,越南對我方軍隊對空鳴槍,那時他就曾經帶團到南海宣示主權,成為第一個登上太平島的立法委員。在他來看,捍衛太平島的主權除了是守護祖產之外,更具有經濟意義,太平島不但擁有天然資源,也是座風景明媚、景色怡人的島嶼。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宋燕輝是海洋法的專家,耕耘南海議題多年,也是國、民兩黨政府諮詢南海問題的智庫團之一。宋燕輝強調,在民主國家即使政黨會輪替,但主權、領土也絕對不能拋棄。我們目前在南海佔有一席之地的優勢絕不能放手。而關於其他的爭議地帶,事實上也可以透過協商的方式進行處理。
臺灣因太平島而擁有關鍵角色
在多國壓力湧現的危機之際,宋燕輝認為,現在正是臺灣思索「在南海議題上應該扮演什麼角色」的關鍵時刻。在大陸、越南提出的各種口號之下,我們可以提出共同開發的主張,一同發揚藍色經濟。

他分析,臺灣在南海議題讓的確握有堅實籌碼,太平島的主權完全合乎國際法認定,也非美國所說的填海造陸(太平島的碼頭是天然的)。換句話說,我們有更正當的依據參與南海議題!
不過,參與南海事務也有一定的風險,處理不當就可能引發國際衝突。不過就當今局勢而言,林郁方認為起大規模衝突的機率不會太高。2014 年中國與越南的矛盾,那是自 1979 年延續至今的一筆舊帳,只是這個問題隨著時間從陸地延伸到海洋,一直懸而未決罷了。他指出越南其實很怕中國,尤其這幾年兩方經貿關係越來越密切,也牽動著彼此的緊張神經。菲律賓就更不用說了,若沒有美日的撐腰,其海軍實力實在單薄。
臺灣的優勢在於,目前沒有國家將我們當敵人,而我們也是勢力緩衝帶,若我們放棄了南海主權,這個國際平衡就會打破,後果不堪設想。若我們選擇當國際和平的領頭羊,就可能成就功勞;歷史上臺灣也一直扮演這樣的角色。1947 年時,蔣介石就曾派四艘船到南海宣示主權。在當時看似笑話,但今日卻是遠見。而馬英九總統日前也在美國《華爾街日報》投書,提出南海和平倡議論,這也正表示在南海議題上,中華民國始終未曾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