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5【大師思想系列 免費講座──華人文化的再現:高行健小說〈靈山〉中的美感意識探索】
時間:2015年8月15日(六) 早上10:00~12:00
地點:蓮德品素天地 (台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82號B1)
主講人:張易生老師(周道協會學術顧問、覺明讀書會指導老師 )
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0963579943/網路報名。(敬請報名)
活動網頁:點我進入
公元兩千年,華人世界發生了一件,前所未有,驚天動地的事,那便是高行健破天荒地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他的代表作品則是最具有華人文化意涵的小說〈靈山〉了。
表面上,這部跨時代的作品,大抵以半自傳而寫實的方式,書寫主人翁如何因罹患癌症,進入西南邊境地區,踏入異國鄉土的傳奇寫照,其中雖也包含奇幻的情愛及民俗風情的內容。整體看來,似乎也無太大的奇特之處!
然而,這部小說最新奇的地方,則是在於它的美學結構與它的象徵意涵了。比如,為何小說為何會以八十一回的內容來完成?故事中的西南邊境,到底有何意涵?全篇之特殊的小說結構美學,到底又蘊含甚麼意味?尤其是,小說使用無名無姓的人稱指涉,又有何特殊意涵?還有,從文化詮釋學的角度而言,這部前所未有地奪下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到底它的主題在二十一世紀的當下,又具有甚麼獨一無二之特殊的重要性呢?
一場精采的思辯與探索,即將展開,為大家揭開高行健小說〈靈山〉中的文化美學密碼,讓大家一窺高行健小說美學的真正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