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這樣成了作家】林滿秋:沒有那次實地採訪,我寫不出那麼感人的故事。
一個作家是什麼時候變成一個作家的?從他/她出版第一本書開始?從他/她立志要寫作開始?或者,從他/她發現自己熱愛閱讀、並且想試著從一個讀者變成一個作者開始?
當一個作家打算開始寫作,他會不會需要什麼特別的……某種東西?例如一個特定的場所、特定的時段,或者特定的音樂?作家筆下的情節是事先安排的?還是邊寫邊想?出版社編輯到底得幫作家做什麼?
支援行動創作及行動閱讀的【Writemoo犢創】,是數位技術為「寫作」這門古老技藝提供的新協助;除此之外,作家們對數位功具在未來可以開發的功能,有什麼其他想像?
什麼時候覺得自己想要寫童書?
我還在小魯當編輯的時候,除了歷史套書外,兒童歷史小說同樣叫好又叫座。在編輯的過程中,心裡便萌生了創作的念頭。我曾經改寫過的《日光溪畔的雷碧嘉》和《碧血黃沙》也都是這個系列的作品,經過改寫的磨練,我對於創作更有信心了。
在那期間我恰好在台大的藝術史研究所旁聽了幾門課,其中一門是明清時期的陶瓷貿易,我心裡便開始構想著《一把蓮》這個故事。那是一個以明鄭時期的台灣為背景,以打撈古瓷沈船為經,孤女保惜從泉州渡海來台尋父為緯,所架構出來的一部兒童歷史小說。
《一把蓮》是觸動我寫童書的起點,但因為背景較為複雜,又是我第一次嘗試寫歷史小說,從醞釀到完成約三年時間,並不是我的第一本書。
第一本出版的書是?那時如何得到出版機會?有什麼感覺?
我的第一本兒童小說是《隨身聽小孩》,這是一本以聽障生為主角的校園成長小說。
《隨身聽小孩》的主角張家龍是我的好朋友的學生,我聽了他的奮鬥故事後,深受感動,決定將它寫下來。因為是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鋪陳相對簡單多了,我大概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故事寫完了。
寫完後,我拿給小魯當時的總編沙小姐,她看了後就決定出版。從定稿、編輯到印刷,這本書很順利就出版了。我當時當然是很開心的。
相較於《一把蓮》,我在寫《隨身聽小孩》時,顯得很輕鬆,我對它的期待相對的並沒有很高。出乎我意料的,它居然成為許多小學必備的班書,高居暢銷排行榜,對我是很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