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淚也要學會面對死亡

文/小食曼

儘管市面上已有無數的書籍探討著「死亡」,但是真正將他們拿起來翻閱並且認真思考的讀者有多少呢?其實人們或多或少都認知到「面對死亡」是需要學習的(所謂的學習指的是態度與觀念的轉變)。但或許就如同知名諮商心理師蘇絢慧在《死亡如此靠近》一書中提到「他們還是滿懷希望的在找尋奇蹟,文化長期對我們的影響:不要面對死亡的存在,無論如何,一定要想盡辦法救活病人。」這樣的信念,使得我們不斷推延了學習面對死亡的時間。

我心疼一些我照顧過的病人,他們告訴我,他們知道自己的日子有限,雖然不能明確說出自己生命終止的日期及時間,但他們想要和親人談談死亡、談談後事、談談未盡之事,但親人害怕、一個個閃躲。

蘇絢慧《死亡如此靠近

死亡如此靠近》一書,是蘇絢慧在踏入安寧病房第三年時所撰寫的工作札記,書中集結了30則真實故事,雖然在這些故事之中,蘇絢慧看似是一個全然的旁觀者,默默地看著病人與家屬在這小小的病房中,每個人的思緒峰迴路轉,病房內氛圍或許令人熱淚盈眶,或許令人感到心寒,但作者在故事末尾加上了自己的觀察與感想,或是在回顧整個工作經驗後頓悟出的結果,都著實讓人重新對於生命有全新的體悟。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Britany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