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貓出版偵查課】現在還沒開始累積自有內容資產就太遲了
我們當年就沒打算續約,現在也不可能再續約,因為續約就要支付預付版稅,這些書通常每年可以再賣個百來本,不可能付得起一次兩千本、三千本的預付版稅。
如果你手上的內容是自己擁有完整財產權的,你就可以爭取這個以前是雞肋,現在卻很珍貴的長尾。
三、編輯加值消失
無論一本書作者的完成度有多高,編輯都在這份內容轉製成可銷售商品的過程中付出了智慧。定書名、做封面、規畫版面、設定位、寫書卡、推動上市計畫、安排印製……所有這些編輯完成的事,形成一本書的編輯加值,同樣的一旦書沒有續約,這些加值也就隨風而逝,消失在時間的黑洞中。
越從頭協助到尾的書,編輯的加值價值就越高,但這些價值卻都是附屬在著作財產權之上的,有權利,編輯加值才有辦法變現,沒權利,加值就會歸零。不管你在作者身上花了多少心血,為了書的上市下過多少功夫,只要書不能賣,這些就都不能成為資產。
只有從頭完整持有內容,才能確保編輯的加值不會隨者合約結束而消失。
四、譯稿權利成空
特別是針對翻譯書而言,出版社除了編輯加值之外,手上還會持有另一種權利——譯稿的財產權。
出版社大部分用買斷模式跟譯者談翻譯事宜。出版社支付稿費,譯者賣斷譯稿。但同樣的問題來了,譯稿是原著作的衍生權利,原著作如果合約到期,這個衍生權利失了依託,就像旗桿倒了,旗幟就無法在空中飄揚。原著作不能銷售,翻譯稿只能凍結在自家電腦硬碟中。
手上沒有自有產權的內容,帶來的結果就是大量交易機會與編輯價值的喪失。所以你現在還沒開始累積自有內容的資產嗎?在新時代你的仗會很難打了。
所有預備投入內容產業的人都會開始生產自有內容,連過去不做內容的人也開始做了(例如亞馬遜[1]),傳統出版業者更無道理自外於這個市場。
【萬事問老貓】出版偵查課現在歡迎大家問我出版相關的各種問題。你可以寫信或直接在我臉書牆上發問。
※專欄內容為作家個人創作,不代表本站立場
[註]
延伸閱讀
(更多老貓文章請看老貓出版偵查課)
(鼓勵老貓的出版研究,請到老貓的臉書按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