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就哭了呢?

【小賴要背著吉他靠近你】怎麼就哭了呢?

文/賴儀婷

某天早上,我收到一位音樂圈老師的來信,為追夢的我加油打氣。我也回了一封信給他:

開始自己的音樂路以後,也學到很多,夢想只有真正往前踏了以後,才會看見路,而有再多熱情,都還是得面對市場的價值和競爭力,跟自己的關係。知道自己不足,除了更努力,也要懂得找自己的價值,才不會被淹沒在茫茫人海裡。

是真的覺得自己幸運,有支持的家人,和願意面對未知的自己,讓我有勇氣繼續。謝謝老師,我會繼續加油!我享受這個過程,所以我相信不會後悔,也很值得,不管最後走到哪裡。也真的一路上遇到好多人願意支持相信,和給予幫助的人們,我才能這樣樂觀,所以現在打這些話,莫名的好感動!

回信的過程,我毫無預警地哭了。明明是帶著喜悅在分享,明明最近的自己充滿了力量,不明白怎麼一講起這些學習的歷程就落淚了。

難道我其實覺得自己很辛苦嗎?我邊哭邊問自己。

我想,自己的哭是感動,也是辛苦的眼淚。雖然那陣子的我,因為忙著表演、準備八月的環島之旅而感到非常開心,但面對自己在巨大的音樂市場中,不過就是沒什麼人認識的小歌手、感覺自己渺小至極。
這樣的事實、這樣的身分,隨之而來的忽視、大小眼,也只是漸漸習慣了以後,不再那麼在意,就能自處了。

巧合的是,在收到信的前一天,我和朋友才剛聊到自己用音樂做社工的心情。朋友說如果她有錢會想贊助我做音樂,我很快地起了防衛的心。

「為什麼?妳覺得我現在過得不好嗎?」
「不是,我只是覺得妳可以更好……」
「那就是覺得我現在不夠好。為什麼?妳看不到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嗎?」
「我知道,但我只是覺得如果有更大的機會,妳會被更多人看見。」
「所以就要接受妳的資助嗎?」
「為什麼不?」
「為什麼要?如果妳是抱著這種心情在支持我,真的可以把它收回去,因為我覺得那像在施捨。」
「怎麼會?我完全不是……不是覺得妳的能力不足……」
「如果自己有能力,為什麼要別人的幫助?誰想當一個被幫助的人?」最後,當我說出「凡事靠自己,不要靠別人,是我爸媽教我的事情,不是那麼容易被改變的」這句話以後,話題就尷尬地結束了。

事實上,覺得自己還不夠被看見,明明就是朋友和我都清楚的事實,我又何必這麼激動呢?我是在否認自己的辛苦嗎?還是因為好不容易走到一個自我感覺良好,又讓我很有動力的地方,很怕因此被澆了冷水,讓我看見自己其實距離理想還有多遙遠?

我想是後者。正因為清楚自己的差距,所以不想被別人提醒。我是這麼努力地撐著,也撐過了低潮,又何必提醒我,我有多辛苦呢?我大概比任何人都害怕再陷入覺得無望的情緒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