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原來是這樣!一個台灣人妻在德國森林小鎮的生活記事

文/口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Hans Peter Schaefer

說到德國,她的高科技、哲學思想與文化成就,總是予人極深刻的印象。而從梅克爾對待難民的政策、一絲不苟的德式工藝到強大的足球坦克大軍,德國每個領域的一舉一動也都在在牽動著全世界的眼球。

我們也很容易在德國人的頭上,貼上嚴肅、效率、務實、一板一眼的標籤貼紙。甚至猜測德國的強盛與壯大是否就是源自於這些根深蒂固的民族性。德國人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民族,這絕對是一個沒完沒了的大哉問,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一些比較輕鬆的角度,從德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和觀察入手,窺見一些德式特質,讓我們對德國人的想像,不過於呆板單調。

原來,德國小女生夢想的禮物,絕對不是大眼長腿的芭比,而是小馬一匹。昂首自信的的女騎士,是她們心目中最完美的女神形象。原來,德國女孩兒的強壯自信,在德國男孩眼裡超有吸引力:「為什麼女生就該嬌滴滴?我覺得她們強壯才有魅力咧!」

原來,傳統德國人最愛的娛樂,除了散步玩桌遊,再來就是「寧靜」。他們可以坐在草地上寧靜六個鐘頭,度過一個極為無聊「充實」的下午。原來,德國人超級注重隱私,如果你把自家小朋友可愛的照片、表演的影片上傳到FB,想給鄰居的德國老太太看,她會摀著眼睛說,萬一小孩有天被綁架,她可不想因為看過照片而被牽連!原來,德國人的創造力來自於滴水穿石的持續累積,他們保守、重隱私,但該表達自我時從不退縮,也熱衷公開發言。對共同事務也從不流於情緒化的推卸責任,一定設法找出解決的方案,方案一出來,大家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去享受寧靜了。

這些有趣的小觀察,是嫁至德國22年的台灣人妻莊祖欣一筆一字記錄下來的。22年前,一個靦腆的德國青年寄了一份地圖給密集通信一年多的台灣女孩,用紅筆標出介於大城市科隆、波昂、杜賽道夫中的一小點,說:「很抱歉,我的家鄉太微不足道,連地圖上都找不到,那個我畫的紅點位置差不多就是了。」從此,台灣女孩兒莊祖欣就這麼嫁到地圖上看不見的德國森林小鎮Radevormwald。

或許嫁到異國,還住在童話般美好的森林小鎮,在很多人的想像裡是件既夢幻又浪漫的事。但對莊祖欣而言,這份幻夢很快就被「舉目無商店、放眼沒高樓、飢餓缺餐館」的森林原野阡陌、無盡、無人、無聲給逼醒,她得學著融入環境、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和重心。

22年過去後,她不僅成為鎮上代表藝術家,教出一堆講中文、拿毛筆寫春聯的德國佬,更隨手記錄下日耳曼民族的文化觀察與德式生活樣貌,以及文化差異造成的精采碰撞,成就這本精彩風趣的異國生活隨筆──《拉得弗森林的藝術家》。這本書並沒有一味強調德國特質的優勢、也並非灌輸讀者「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想法,反而是在樸實的日常書寫中,更有渲染力與穿透力的,讓讀者感受到另一種生活態度,看見更生動的德意志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