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視之才,數據之流,得之可得天下!
文/犢玫瑰
電影如何選角最賣座?連續劇那種橋段才受歡迎?一家人週末午後適合看什麼節目?拋開大腕崇拜和僥倖心態,大數據成了最新風向球。
點指兵兵,點到誰誰做主角!
影視產業究竟由誰做主?通常一部戲劇在前製作業「選角」時,其實已左右了大部分的成敗,傳統選角方式則通常是老闆、製作方來決定男女主角的人選,而這樣幾乎全憑第六感的感覺決策,往往無法有效預測最後的結果,導致一部戲紅得莫名其妙,在業界也不是少見的案例。
如今數位資訊的發達,早已今非昔比,媒體產業也開始借重大數據,並透過粉絲行銷,像是大陸市場有四部被譽為四大超級 IP(意指原創知識產權),即《盜墓筆記》、《藏地密碼》、《鬼吹燈》、《美人為餡》四大作品。
由於皆改編自暢銷小說,有一定的讀者基礎,加上已於影音平台愛奇藝播出的《盜墓筆記》獲得驚人迴響,收視流量破億,新加入市場的阿里巴巴集團首部自製劇《藏地密碼》更是投入兩億台幣的製作費,戲中主角的產生,就是透過市場調查而來,而馬雲私人投資的榮信達公司也宣布將推出十二個重點 IP 項目,其中包括張大春、嚴歌苓等知名作家作品;由此可見,現在要製作出一齣新戲,除了好的內容,還需要大數據的支持,才能打造出一套叫好又叫座的優質戲劇 SOP。
點擊流量的秘密,下一部《紙牌屋》在哪裡?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大數據算出來的 Netflix 自製影集《紙牌屋》和郭敬明小說改變的《小時代》為何爆紅,但同樣採用大數據的許鞍華《黃金時代》卻慘敗?
其實關鍵在於要如何分析、解讀已知的數據;然而下一部成功模式又在哪裡?跟觀眾的收視喜好十分密切,像是近期台灣電視台上映的電視劇《瑯琊榜》,男主角當初就是由粉絲推薦而雀屏中選,而劇組在開拍前的準備和收集資訊更是謹慎,才使該劇在豆瓣上的評分出現難得一見的 9.3 高分,這些背後的數據理解和對於戲劇的播出影響甚為深遠。
另外值得研究探討的最新案例還有一部由搜狐視頻等聯合出品的懸疑愛情劇──《他來了,請閉眼》,改編自暢銷言情作家,播出至今網路上互動數一路爬升,不論是微博話題討論量、百度指數、粉絲成長率都瘋狂成長中,加上戲劇催生出的討論度,像是:「霍建華薄喵喵」、「言簡夫婦的日常」、「要不是看你帥早就打死你了」等熱門話題一舉帶動社群互動,後勢可期!
台灣戲劇圈何去何從?大數據行銷左右勝負關鍵
放眼國外,當別人早已風風火火地投入大量資源加入戰場,台灣的影視產業除了年年的衰退和瓶頸,在波波動盪的市場競爭中,究竟該如何生存下去?或許可以從今年公視推出的迷你影集《麻醉風暴》找到方向。
該劇製作人曾瀚賢曾在講座中提到:「台灣的影視產業要繼續往下走,還可以做什麼?或許類型是一個手段……比起電影或十集以上的連續劇,希望透過迷你影集跟社會有更多互動,嘗試不同於商業電視台的潮流動態討論。」
這種新時代的邏輯思維和不斷創新前進的動力,或許指引台灣能走出一番不一樣的風景,也相信唯有透過不斷生產優質的內容、好的演員,然後不斷去和市場碰撞實驗,台灣,方能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
延伸閱讀:影視與文學,其實大有來頭
異軍突起的「網路劇」新戰場
追劇也要看門道:後宮爭鬥,攏絡人心「表面功夫」術
電視劇《雲中歌》上檔,卻惹來「原著黨」瘋狂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