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變成書店奧客——請「當下購買」!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Joyce Kaes

【陳夏民用功讀世界】不要變成書店奧客──請「當下購買」!

這是我暑假時在新手書店親眼目睹的事:一對輕熟年男女親密地走入店中。女子說:「我今天要買書喔。」男子說:「好啊,我支持。」我一時職業病興起,便在旁偷偷觀察他們。他們逛了好一陣子,也拿起書認真翻閱,這樣的風景著實令人感動。不久,女子從包包拿出手機,拍了某一本書的封面,然後一聲「走吧」便拉著男子走出書店大門。

不是要買書嗎?怎麼就離開了?或許他們回家會上網路書店購買,但我打賭他們沒有。每個人手機裡不都存著類似的照片(還不只是書呢)?這種照片,幾乎是手機記憶體滿的時候,優先刪除的第一目標。

不覺得很可惜嗎?這些照片裡的物件,無一不讓你怦然心動,滿滿都是愛。為什麼要壓抑自己,為什麼要折磨自己,逼自己延遲近在眼前的歡快呢?

「因為網路買比較便宜啊。」我猜大多數人都這樣子想。

但有誰回到家之後,還會記得上網詢價?以書為例,你的「下次再買清單」裡頭有多少本書呢?那些書你現在還會有興趣嗎?

王文華說過:「被延遲的快樂,不會產生利息。」書海茫茫,能夠在書店遇到一本磁場相近的書,那是多大的緣分。就算你能壓抑住衝動,逼著自己回家才在網路比價購買,等到你終於得到那一本書,就算省了幾枚銅板,也已經損失好一段時間。書就算到手,也早就解 high 了吧。

如果當下把書帶走,就算沒有折扣,你也成為這本書的主人。你可以拿來搧風秀給別人看封面,你可以走進咖啡店裡一邊喝熱拿鐵一邊閱讀順便自拍打卡,當然,你也可以一頭栽進書中的世界,盡情探索、冒險。

你所多花的這幾十塊錢——因為沒有折扣而多花的那幾枚銅板——則是會化身成更小更小的精靈開始忙碌上工:有些化身成店家的水電,有些變成店家老闆向女朋友求婚的戒指(的幾千分之一),有些則變成你下次再度光臨時,雙腳得以踩在上頭的地板。

這一切的花費,終究都回到你身上。你在一家店裡所有的消費,都是為了讓店家能夠繼續為你服務,繼續支持你的生活品質。

好幾次,看見脾氣甚好的書店友人們在臉書上發怒,抱怨太多客人踏入書店之後,不顧自己同意便隨意拍照,順便借用廁所之後便拍拍屁股就走。其中甚至有人冒犯了店家規矩、不聽規勸,還口出惡言,揚言上網抵制。而我也在各地誠品書店見過類似場景——年輕讀者翻閱書本好一陣子,然後對著手機或是身旁朋友說:「我要抵制誠品啊,才不在這裡買。他們根本就商業化了,書都越來越少。」

他們說完,往往繼續翻閱其他書本,而他們身後的誠品店員們仍忙著把書上架、維持書店整齊,兩照對比之下,那忙碌的身影看起來就像是尷尬的笑話……

書店難道就不應該賺錢嗎?出版社難道就不應該賺錢嗎?作家、譯者,還有好多好多的書業從業人員難道就不應該賺錢嗎?

我討厭社會大眾神聖化文化從業人員,因為這是一種變態的標籤,它暗示著這些書業人士「不應該」賺錢牟利。我更疑惑的,是明明你走進一家咖啡店就是會喝一杯咖啡,走進小吃攤就是會吃一碗麵,為什麼走進書店之後,要買一本書,卻往往會生出那麼多奇怪的心理障礙和自我壓抑。

唉,喜歡一本書,就直接出發吧。在網路書店發現喜歡的書,FINE,請「當下購買」;在小書店或實體書店發現一本很酷的書,GOOD,請「當下購買」。如果荷包真的太緊,仍然需要比價,那也 OKAY。只是,能否至少在實體書店做一名好客人,協助維持書店老闆的尊嚴,不要把辛苦經營生意的店家,變成打卡滿足虛榮的工具。

關於書店,過去與現在:

  1. Muji Books 鐵花窗的文青小幸福──初訪無印良品全台第一家書店
  2. 【果子離群索書】書店群落:天龍國的六十九元書店
  3. 【果子離群索書】書店群落:重慶南路書街
作家專欄-陳夏民

延伸閱讀:

快去看《讓你咻咻咻的人生編輯術》咻咻咻地過人生吧!►►

[not_mobile]

[/not_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