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班內特
圖片截自Focus Features《傲慢與偏見》官網

翻譯的選擇:重現古靈精怪的《傲慢與偏見》

文/犢玫瑰

如果說有一本書能讓人從小到大讀好幾遍都不厭倦,你相信嗎?若拿這一題問女生們,也許會意外得到一個相同的答案,那就是珍.奧斯汀(Jane Austen)筆下的經典代表作──《傲慢與偏見》。

當伶牙俐齒的女主角伊莉莎白遇上每個少女的夢中情人達西先生,兩人你來我往、爭鋒相對的過程實在是畫面感十足!無怪乎自問世以來數度被改編為影集、電影、舞台劇,而要讓這樣一部經典暢行於現代,翻譯的重要性更是舉足輕重的一環。

至於翻譯,要想將珍.奧斯汀(Jane Austen)故事中男女主角機智的語言(witty language)轉換成對等的中文翻譯,除了要具備一定的翻譯力外,更需要正確掌握每個角色的口氣與用詞,加上那些對話時而誠摯,時而虛偽,有的直白,有的曖昧、或歹毒、或愚蠢……可說是變化萬千,難以掌握。

本書譯者張思婷為求完美詮釋書中的精神,翻譯過程中十分講究「工整的對仗」,例如在達西先生說自己 “I have been a selfish being all my life, in practice, though not in principal.” 他將其譯為「我雖以博愛立身,卻以自私處世。」又如 “first raptures of her joy” and “first vehemence of her disapprobation” 譯為「笑得花枝亂顫」對「氣得破口大罵」等,可見其用次遣詞的斟酌和用心。

市面上《傲慢與偏見》的譯本何其多!尤以這本最為古靈精怪、慧黠巧思,讀來令人捧腹大笑、深陷其中,這樣一番讀經典讀出新滋味,更賦予了現代人閱讀古典文學的原因,真是極好的!

繼續閱讀:

《傲慢與偏見》,立刻前往試讀►►►

[not_mobile]

[/not_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