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Photo from Pixabay

一個問題、三個前提,再來算出退休需要多少錢?

文/田臨斌

這個問題三不五時就會被人拿出來討論,也是我過去幾年被人問到次數最多的問題。其實《45 歲》中對此就有完整敘述,幾年後,看到昇輝書中提出的建議時,我對兩人想法和做法的相似程度嚇了一跳。當時頗為驕傲,因為他是理財專家,而我大概只是瞎貓碰上死耗子。

好吧,究竟需要多少錢?在講任何具體數字之前,先要回答一個問題,和符合三個前提條件。

一個問題是:退休後平均要花多少生活費?

不要以為這個問題簡單,除非有相當程度的生活規劃,並透過一段時間記帳,否則很難精確回答。我最近看到一個研究調查問準退休族退休需要多少錢,大夥回答天差地遠,但最吸引我注意的是,約有四成的人回答「不知道」,正是代表許多人根本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

三個前提是:

  • 沒有負債
  • 足夠的保險
  • 擁有自住房

負債包含房貸在內的各種貸款,不要拿理財賺的錢來養貸款。之前說過,退休後錢是用來花的,除非必要,不要多費心思在金錢管理上。同樣道理,保險純粹為防意外和應付醫療需要,不要當成理財工具。而既然錢是用來花的,房子就是用來住的,有自住房才不用繳交等同負債的租金。

符合這三個條件其實不如許多人所想的困難,保險既不為理財,只需在現有的健保基礎上,增加一些壽險和老年醫療需要就好。至於房子,不要以為只有帝寶才能住人,更沒有人規定退休族一定要住在房價物價高昂的城市裡。

假設通過以上一個問題和三個前提的關卡,現在可以正式宣布答案了!我給你兩組答案,一組是我的,另一組是退休樂活理財專家施昇輝的。

我的答案:如果一個月花 5 萬,退休準備金需要 1,000 萬。算法是假設年投資回報率 6%,一年的收益就是 60 萬,除以 12 個月,剛好等於每月需要的五萬。

施昇輝的答案:如果一年花 50 萬,需要 50×22=1100 萬。算法是假設年投資回報率 5%,1,000 萬可滿足需要,多 100 萬是為了應付金融風暴等突發狀況。

看出來了嗎?我倆對退休理財的概念幾乎完全一致,唯一差別是他抓投資回報比我稍微保守一點點而已。當然啦!所有這些前提還得回到保守穩健的原則,以及把賺來的錢花掉。

我知道上述財務目標對某些人來說依然很遙遠,但對於大批嬰兒潮世代,曾經歷過台灣錢淹腳目年代的中產階級,以及退休福利完善的公務人員來說,即使不是已經達標,應該也是在一個合理可企及的範圍之內。

如果你還在為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而煩惱,建議你先從回答一個問題,和符合三個前提著手做準備。我的經驗是,數字最大的功用其實是提供安全感,如果事先規劃不足,準退休族對數字的要求就會一變再變,越變越大;而一旦做好準備,許多人可能會發現,退休的財務門檻甚至不如原先所想的那麼高!

※ 本文摘自《今年開始,人生都是自己的》立即前往試讀

[not_mobile]

[/not_mob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