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多用不是特別厲害,其實注意力早在不知不覺中渙散

Readmoo編輯團隊

Readmoo編輯團隊的最新文章 (more...)
- 【經典也青春】十九世紀末一名英國女子的「山林癒」——小歐談伊莎貝拉.博兒的《日本奧地紀行》 - 2021-01-27
- 為了死,牠跟你拚命! - 2021-01-27
- 大一新生、新婚夫妻、夜班工作者,體重容易突然失控 - 2021-01-26
光忙是不夠的(螞蟻也很忙),我們必須自問:我們在忙什麼?
──美國作者 梭羅
一心多用的迷思
研究顯示, 人的心智只有做高度自動化的行為(例如走路)時,才有辦法一心多用。需要專心注意的事根本無法一心多用,只能轉換工作(task switching),也就是在不同的要求間轉換注意力。一次做兩件或更多事,感覺上似乎是非常有效率,但其實我們只是先做 A 事,再做 B 事,然後再回來做 A 事,而且熟練度與準確度絕對比不上專心只做一件事。
以讀書為例,讀了幾小時的書後想找個人聊聊時,即時通訊這類的工具就開始以雙管齊下的功能誘惑人心。實際上呢?中康乃狄克州立大學的蘿拉.鮑曼(Laura Bowman)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一邊讀書一邊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的學生,比專心讀書的學生多花 25% 的時間閱讀同樣篇章(不包括花在即時通訊軟體的時間)。一邊讀書一邊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或一邊寫作一邊看電視,不管是什麼樣的組合,結果都一樣:成果品質都會受到影響,而且比專心只做一件事時耗費更多時間。
分散注意力的背景程式
當然,一心二用不是我們唯一的煩惱,更危險的或許是我們表面上專心工作、但同時還開著電子信箱和社群媒體網站的習慣。只要其中一個程式一聲呼叫,就能讓我們對突然而來的訊息感到興奮不已,在那一瞬間,我們就分心了。
可是,我們失去的不只是回覆訊息的時間;我們還得費力地重新找到被打斷之前的工作「步調」。微軟辦公室曾做過一個頗具戲劇性的實驗:以兩週時間監看 27 名員工的工作模式。員工回訊息時不只平均分心 10 分鐘,還會利用這段休息時間把其他應用程式看過一遍,也就是說,等回到主要工作時又過了 10 到 15 分鐘。有時分心的時間長達數小時。
我們或許會告訴自己,只是回一下郵件,或打通電話。但事實上, 轉換工作會讓我們踏入未知的世界,把我們的注意力從重要的工作上拉開,而且時間比我們預期的還久。
即使你有鐵一般的意志,光電腦有網路這件事就會影響工作績效。抵抗誘惑會吞噬注意力,耗盡精神。心理學家在 2011 年的研究中證實了這一點。哥本哈根大學的受試者被要求在電腦上接受測驗,之後,部分受試者可以觀賞一段好笑的影片,其他受試者雖然面前有播放鍵,但必須抵抗按下播放鍵的衝動(就像電腦上出現一段吸引人的 YouTube 影片)。之後再接受另外的測驗時,抵抗衝動的受試者表現比可以看影片的受試者略遜一籌。
簡而言之,努力忽略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並不夠。我們得像法蘭岑一樣,把讓人分心的事,從我們必須專心的領域中徹底移除,否則光是不要打破自己的規矩,就要耗掉一半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