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說,誰說人生就一定要「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文/北野武

現今社會一味教導年輕人什麼有夢最美,希望相隨,道德教育似乎也是如此。

說什麼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就是一種生命的喜悅。

但從當前人類身處的立場來看,我認為比起實現夢想,落實清貧思想更重要吧。

人類毫無節制地耗費資源,迫使地球的平均氣溫屢創新高,近來氣候異常竟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就算五月有颱風,氣溫還超過三十度,大家也見怪不怪。

東日本大地震時,說什麼要是再不節電,夏季就難熬了。所以東京的夜晚變得昏暗,耗電的自動販賣機更是成了眾矢之的,一下子彷彿回到舊時代的夜晚,我想說這樣也不錯,沒想到過不了多久又回復以往燈火通明的景象,什麼節約用電,早就忘得一乾二淨。

問題是,地球面臨的絕大部分問題都是因為人類浪費資源、浪費食糧而引起的,甚至有人說,要是中國十四億人口也像美國人那麼浪費資源的話,地球就不保了。

所以怎麼想,都是文明惹的禍,現代人明明應該趕緊改變生活方式,卻遲遲不見反省。縱使節電、節約什麼的,實在很難解決這些問題,卻是邁向解決之道的第一步。

明明大家都懂這道理,卻不願認真面對,因為節電、節約只會阻礙經濟發展。

因為如果提倡清貧,大家不買東西,消費力降低,經濟成長率跟著下降,這世界就糟了。

人類活著是為了得到幸福,所以大肆消費才能促進經濟成長,大家過著富裕生活的高度經濟成長期幸福論,曾因為泡沫經濟崩壞、大災害帶來的傷害而遭到否定,現在又成了顯學。

而且世間多的是讓那些胸懷大志,懷抱夢想的年輕孩子憧憬的範例。

像是賈伯斯、麥可.傑克森,還有鈴木一郎、本田圭佑。

總之一旦成功,有錢就能買名車、豪宅、甚至是私人飛機,隨心所欲地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就是一般大人教育一般孩子的偉大志向與夢想,還真是露骨。

記得石川遼爆紅時,不少父母讓孩子學打高爾夫,現在錦織圭一夕成名,肯定又有不少孩子報名網球課,期望成為錦織圭的接班人。

懷抱夢想能讓人活得積極向前,相信夢想一定能實現而努力學習。

就像在孩子的鼻尖掛上一條名為「夢想」的紅蘿蔔。

但是光有夢想,不是誰都能成為知名選手,不是誰都能成為有錢人。

演藝圈也是如此,近來不知怎麼搞的,不少傢伙踏進這圈子想掙個出頭天。以往父母以身為演藝人員的孩子為恥,記得當年我在淺草的法國座工作時,家母還騙街坊鄰居說我出國留學。

現在已經沒有父母會這麼說了,在電視螢幕上逗大家發笑的藝人成了值得驕傲的職業,吸引不少年輕人闖星河,但實際上能成為頭頂上那顆星星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

鎂光燈只集中在實現夢想,鳳毛麟角之人的身上,我不是否定那種真正努力想做些什麼的傢伙,無論成功與否,若真的想做的話,那就放手一搏吧!反正這種人就算嘴上不掛著夢想兩個字,也會努力達成。

雖然「逐夢」這字眼聽起來很美,但意思等同於為了光輝明日,必須犧牲今日的意思。講白一點,意思就是讓別人羨慕的「光輝明日」永遠也不會到來,因為人只能活在當下,為了不知十年後、還是二十年後的明日,耗費今日又能如何呢?這種人看在舊時代之人的眼中,就是不切實際。

因為比起夢想,活在當下,珍惜現在更重要。

讓玩心還很重的孩子們一天到晚補習,滿腦子只為了升學考試,如願考上大學後,卻不曉得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就算沒有實現夢想,只要好好地活著、學會面對死亡,這輩子就圓滿了。

我打從心底如此認為。

因為再怎麼昂貴的酒,也比不上口渴時的一杯冰水來得美味。

也沒有比母親親手捏的飯糰更美味的東西。

奢侈與幸福截然不同,即便一輩子活得儉樸,也能嘗遍人生的喜悅,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

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

然而,講述道德的教科書卻沒有教導我們如此重要的事,只叫我們要追逐夢想,還威脅我們要是沒有用功唸書、沒有專心學習、沒有開創事業、沒有成為名人,便無法得到幸福。

因為要是不這麼威脅的話,經濟無法成長,可就糟糕啦!

問題是,糟糕的到底是誰?

※ 本文摘自《說真話的勇氣》立即前往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