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店連線】「出櫃之路就像長壽劇一樣漫長」──李屏瑤《向光植物》瑯嬛書屋新書分享會
文、攝影/張之維、湯子慧
溼答答的雨日,瑯嬛書屋卻仍擠滿了人,都是為了李屏瑤《向光植物》新書分享而來!一度以為天候會影響出席率,但大家都以實際行動表達了支持。
《鱷魚手記》邱妙津(1969~1995)26歲於巴黎自殺;寫《雨水直接打進眼睛》的葉青(1979~2011)32歲便結束自己生命。在面對不可得的愛情時,她們都將濃烈的愛化成文字,將創作當成治療情感受挫時的手段。一樣的光芒早露卻都倉促離世,留下的只有創作,及友人對她們的回憶與報導。但這些文字裡總負載著太沉重的悲傷,李屏瑤因而決定要「寫一個女同志不自殺的故事」,冀望同志戀情能拋卻悲情,如向光植物般屹立昂揚。
在這次分享會裡,李屏瑤換上了瑯嬛書屋的圍裙,做了稱職的一日店長。她向參加活動的讀者們推薦了十本「女同志文學」書。有外國作家作品,如吳爾芙的《歐蘭朵》、最近上映的電影《因為愛你》(CAROL)的原著小說《鹽的代價》、《荊棘之城》、《東京小屋的回憶》、《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也有台灣作家的書,除《鱷魚手記》、《童女之舞》,還有陳雪《迷宮中的戀人》、騷夏詩集《瀕危動物》、張亦絢《永別書》。每一本書,她都記下了自己閱讀時的感動,也有成長過程的印記。
「欸,妳是那個嗎?」以《向光植物》這本書中的對話,作為這次分享會的主軸,與逗點文創結社社長陳夏民以家常般的對談方式展開。李屏瑤談到,在環境封閉的條件下,女孩們在認識新朋友,確認對方是不是同為圈內人時,會從對方的書架上是否有《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或是《童女之舞》來揣測。而這樣的摸索過程實則間接說明了那被迫壓抑情感的嚴峻社會處境。
李屏瑤以幽默的口吻緩緩訴說一個同志從成長、出櫃、面對家庭、面對社會的種種艱辛。又尤其在雙親面前的坦露過程,往往是最難的一道門檻,她用有趣的譬喻說明:「這過程不是電影2小時,而是像長壽劇《嫁妝》一千多集!」(註:《嫁妝》實際約三百多集)這同時也是對同志運動的註解吧!在這條尋求認同、尋求平權的路,即使漫長,也要持續堅持下去!